初级护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初级护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针对临床上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

热点内容推荐

初级护师每日一练> 立即了解课程详情>
考试政策详细解读> 精编资料免费下载>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针对临床上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如下,请各位初级护师考生仔细查看。

1.严重水肿患者

该类患者肌肉注射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要行深部注射,进针长度为针梗长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按压,将水肿液推向一侧后再进针,目的是让穿刺点不在各层组织的同一位置, 注射后错开的皮肤回到原来位置,以防止药液和水肿液在拔针后反溢或外渗,注射后按压数分钟。

2.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该类患者的肌肉注射,应选用较细的针头,目的是减少组织损伤,治疗时(在无配伍禁忌情况下)尽量集中用药,减少创伤次数,注射后拔针按压至拿走棉签后针眼无出血时为止。应特别注意的是按压时不要揉擦针眼处,以免造成局部皮下渗血。

3.肥胖患者

该类患者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行深部注射,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3/4,因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应防止药液注入脂肪组织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避免局部出现红肿现象。

4.儿童和消瘦患者

注射应选用小型号的针头,进针深度较常人稍浅;或者角度改在45度,防止针头刺到骨骼,避免出现弯针、折针现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尚不能行走的幼儿因其臀部肌肉尚未发育好,不宜在臀大肌处进行注射,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3岁以下不配合的幼儿注射时速度宜快,以防因哭闹、肌肉紧张引起弯针、断针现象。

5.其它

如大面积烧伤皮炎患者,注射时不能在发炎、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创面等处进行。对需做长期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并用细长针头,以避免和减少硬结的发生。对青霉素等宜产生硬结的药物注射后,可选用热水袋热敷和土豆片贴敷。长期肌肉注射患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否则经多次注射药液后,臀部肌肉纤维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引起肌肉痉挛。

更多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相关知识点请查看: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大纲完整版免费下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初级护师课程

两大班次,选你所需

8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