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卫生资格考试大纲——药学(士)(三)药物分析部分
(三)药物分析部分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概述 |
1.药物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
(1)药物分析的意义 |
熟悉 |
(2)药物分析的内容 |
2.药物质量评定原则和药物质量标准 |
(1)药物质量评定原则 |
(2)药物质量标准 |
二、药物分析基础知识 |
1.药物分析的一般程序 |
(1)样品收审 |
熟悉 |
(2)取样 |
(3)分析检验 |
(4)记录与报告 |
2.统计学有关知识简介 |
(1)误差 |
(2)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
三、药物的鉴别 |
1.物理常数测定 |
(1)相对密度 |
熟悉 |
(2)熔点 |
(3)馏程 |
(4)折光率 |
(5)比旋度 |
2.鉴别药物的方法 |
(1)化学鉴别法 |
熟悉 |
(2)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
了解 |
(3)红外分光光度法 |
了解 |
(4)薄层色谱法 |
了解 |
(5)气相色谱法 |
了解 |
(6)高效液相色谱法 |
了解 |
四、药物的杂质检查 |
1.杂质的来源 |
(1)生产过程中引入 |
了解 |
(2)贮存过程中引入 |
2.检查方法 |
(1)灵敏度检查法 |
熟悉 |
(2)限量检查法 |
掌握 |
3.一般杂质的检查 |
(1)氯化物检查 |
掌握 |
(2)硫酸盐检查 |
掌握 |
(3)重金属检查 |
掌握 |
(4)砷盐检查 |
掌握 |
(5)酸碱度检查 |
熟悉 |
(6)干燥失重测定法 |
熟悉 |
(7)炽灼残渣检查 |
熟悉 |
五、药物的含量测定 |
1.滴定分析法 |
(1)酸碱滴定法 |
掌握 |
(2)氧化还原滴定法 |
熟悉 |
(3)亚硝酸钠法 |
熟悉 |
(4)非水滴定法 |
熟悉 |
(5)沉淀滴定法 |
熟悉 |
(6)配位滴定法 |
熟悉 |
2.仪器分析法 |
(1)分光光度法 |
熟悉 |
(2)旋光法 |
熟悉 |
(3)色谱法 |
了解 |
六、药物制剂分析 |
1.制剂分析特点 |
(1)鉴别的特点 |
了解 |
(2)检查的特点 |
(3)含量测定的特点 |
2.制剂含量限度表示法 |
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 |
熟悉 |
3.片剂中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 |
赋形剂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硬脂酸 镁、硫酸钙、羟甲基纤维素和滑石粉的干扰与排除 |
熟悉 |
4.注射剂附加成分或溶剂的干扰与排除 |
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及硫代硫酸钠的干扰与排除 |
七、医院制剂定量分析 |
1.滴定液的浓度调整 |
滴定液的浓度调整 |
熟悉 |
2.允许误差范围 |
允许误差范围 |
3.计算 |
计算 |
八、药物分析举例 |
1.水 |
(1)纯化水的检查 |
熟悉 |
(2)注射用水的检查 |
(3)灭菌注射用水的检查 |
2.氯化钠 |
(1)鉴别 |
熟悉 |
(2)检查 |
熟悉 |
(3)含量测定 |
掌握 |
3.葡萄糖 |
(1)性质 |
熟悉 |
(2)鉴别 |
熟悉 |
(3)检查 |
熟悉 |
(4)含量测定 |
掌握 |
4.硼酸 |
含量测定 |
掌握 |
5.氧化锌 |
含量测定 |
掌握 |
6.维生素C |
(1)含量测定原理 |
熟悉 |
(2)含量测定方法 |
掌握 |
(3)讨论 |
掌握 |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