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学》辅导:宫颈刮片及巴氏染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妇科学》辅导:宫颈刮片及巴氏染色

  宫颈刮片是妇科检查时经常作的一项检查,又是确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宫颈刮片是用特制刮板,将宫颈脱落细胞刮下后,涂在玻璃片上,经过一种特殊的巴氏染色,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宫颈刮片做法:

  在充分暴露子宫颈外口后,将刮片在子宫颈外口处旋转一周即360度,轻轻刮取该处的粘膜及分泌物。然后将取下的分泌物均匀地涂医学 教育网原创在有编号的玻片上,立即固定于95%的乙醇内,取出后用巴氏染色法染色。

  巴氏染色步骤:

  将涂片置于95%乙醇固定3~5min以上。

  苏木精液染核10~12min,自来水洗。

  盐酸-乙醇液分化约20~30s,至涂片呈淡橙红色。

  流水冲洗10~15min,蒸馏水洗。

  依次用80%、95%乙醇脱水,各2min.橙黄G6液染色3~5min.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

  EA36工作液染色3~5min.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

  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根据巴氏染色的特点将细胞分为巴氏I、Ⅱ、Ⅲ、Ⅳ、Ⅴ级。

  巴氏I级:正常涂片中没有不正常细胞。

  巴氏Ⅱ级:炎症涂片中细胞有异形改变。

  巴氏Ⅲ级:涂片中的可疑癌细胞有核变质改变,但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随诊检查确诊。

  巴氏Ⅳ级:涂片中有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细胞。

  巴氏Ⅴ级:涂片中有癌细胞,可肯定是癌症。

  大多数妇女的刮片结果是巴氏I级或Ⅱ级,说明炎症是多见的。但不是刮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情况是可以变化的,应当定期普查。有时还医学教育 网原创可能报告ⅡB的结果,说明炎症较为明显,更应当定期随诊,同时应积极治疗宫颈炎,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