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血栓形成二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无论心或动脉、静脉内的血栓,其形成过程都从血小板粘附于内膜裸露的胶原开始。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最后产生的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其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素)。纤维素和内皮下的纤维连接蛋白共同使粘集的血小板堆牢固地粘附于受损内膜表面,不再离散,形成境下均匀一致、无结构的血小板血栓,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彼此紧密接触,轮廓仍然保存,但内部颗粒已消失。在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有少量纤维素存在(图3-3)。

  图3-3 血小板粘附

  血管内皮细胞脱落,血小板粘附在暴露的纤维结缔组织上

  (电子显微镜照片)(采自Anderson)

  血小板粘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嗣后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组成、形态、大小都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图3-4)。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粘集成堆,使局部血流形成漩涡

  血小板继续粘集形成多数小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

小梁间形成纤维素网,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停滞之血液凝固

  图3-4 血栓形成过程示意图

精品课程

2026年护士资格课程

豪华通关班

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