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
学时安排: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了中医对伤病的治疗原则,重点在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中要熟悉骨伤科的三期用药原则,外治法中要掌握整复骨折和脱位的手法以及治筋的各种手法。
[基本概述]
骨伤科疾病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在各个阶段中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治疗中要贯彻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固定与活动相结合(动静结合)及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医患合作)的原则,对损伤进行详尽的辨证而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
[内治法]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内服药物以达到全身治疗的方法。可按中医辨证原则来选方择药。但重点应放在脏腑、经络、气血与筋骨等方面。它通常分为三期用药。
一、早期 ── 血肿形成期 ── 以攻利为主
损伤后,经脉受损,气血运行受阻,血滞不散,形成血肿产生疼痛,瘀血不散则新血不生,影响损伤的修复,故受伤后对于有瘀血停滞者应采用攻下逐瘀法,如桃核承气汤、大成汤等。此法为下法,对年老体弱、气血虚衰、失血过多及妊娠、产后、经期应禁用或慎用。对于气滞血瘀、局部肿痛,因各种原因不能猛攻急下者可采用行气活血法,如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顺气活血汤。对于创伤感染者可采用清热凉血法(包括清热解毒法、凉血止血法,如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
二、中期 ── 以和营为主
中期局部肿胀消散,软组织内可有硬块,骨痂刚刚形成但不牢固,可采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如和营止痛汤、接骨紫金丹、舒筋活血汤。
三、后期 ── 以补益为主
骨折已连接,经络疏通,瘀血已去,但筋肉萎缩,肢体乏力,脾胃虚弱。此时应强筋壮骨、固本培元、健脾和胃。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温通经络法。方如:八珍汤、健脾养胃汤、壮筋养血汤、独活寄生汤等。
但是骨伤科三期用药不是机械地搬用而是临证中灵活运用,审慎辨证,抓住主要矛盾,攻其一点,波及一般,补其一虚,拯救全面,从而得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