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掌握:
1. 神经元与突触的类型、突触传递过程及其特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及其原理
2.中枢抑制的类型及其机制
3.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其功能
4.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机制
5.自主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6.两种睡眠时相的特点及其意义
熟悉:
1.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
2. 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概念、递质、受体和功能
3. 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4. 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6. 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
1. 轴浆运输和神经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4. 非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3.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
4.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和脑电活动
二、基本概念
神经元(neuron)、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电突触传递(electric synaptic transmission)、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胆碱能纤维(cholinergic fiber)、肾上腺素能纤维(adrenergic fiber)、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牵涉痛(referred pain)、肌紧张(muscle tonus)、腱反射(tendon reflex)、脊休克(spinal shock)、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第一信号系统(first signal system)、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EG)、α波阻断(α-block)、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
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保证系统、器官之间功能协调,并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1.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有树突和轴突。树突短、分支多,能接受传入信息。轴突一般较长,由胞体的轴丘分出,先为始段,离开胞体若干距离后获得髓鞘者为有髓纤维。实际上所谓无髓纤维也有很薄的髓鞘层。
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又称神经冲动。
1.2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1.2.1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完整);②绝缘性;③双向传导; ④不衰减性;⑤相对不疲劳性。
1.2.2传导速度 ①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②温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③有髓纤维跳跃传导比无髓纤维传导快。
1.3轴浆运输
轴浆经常在胞体和轴突未梢之间流动,进行物质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轴浆运输是双向的,有顺向转运和逆向转运。顺向转运又分:①快速轴浆运输, 如递质囊泡从胞体运输到末梢,②慢速轴浆运输,如在胞体合成的骨架结构微丝、微管的向前延伸。
1.4神经元间信息传递方式
1.4.1经典突触 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内侧有大量线粒体和含递质的囊泡,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1.4.2电突触 其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是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紧密接触的部位。 两层膜之间仅有2~3nm间隙,胞浆之间有孔道直接联系。其特点:①电传递;②双向性;③传导速度快。 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化活动。
1.4.3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指 在神经元之间不经过经典突触所进行的化学传递。在某些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上有许多曲张体,内有大量含递质的小泡。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释放, 通过弥散作用于效应细胞的膜受体。例如,肾上腺素能纤维,中枢内5-羟色胺能纤维等。其 特点: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征结构;②一个曲张体能支配多个效应细胞;③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大;④传递时间长。
1.4.4局部神经元回路
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大量短轴突和无轴突的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 由它们构成局部神经元回路。大脑皮层星状神经元,小脑皮层篮状细胞和星状细胞、视网膜内的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等都属于局部回路神经元。动物越高等,局部回路神经元数量越多,突起越发达。
1.5神经递质
1.5.1外周神经递质 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此外还有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1.5.1.1胆碱能纤维: 包括 ①躯体运动神经;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③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⑤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1.5.1.2肾上腺素能纤维: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1.5.2中枢神经递质
1.5.2.1乙酰胆碱: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等部位。
1.5.2.2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大多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位于低位脑干。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黑质,5-羟色胺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低位脑干中缝核群。
1.5.2.3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为兴奋性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
1.5.2.4神经肽:包括血管活性肠肽、阿片肽、P物质等。
1.5.3效应细胞上的受体
1.5.3.1胆碱能受体:①M受体(毒蕈碱样受体),分布于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可被阿托品阻断;②N受体(菸碱样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后膜(N1受体) 与骨骼肌终板膜(N2受体)
1.5.3.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外周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器官。有α和β二种亚型①α受体:使多数平滑肌兴奋、促脂肪分解(α1型);使小肠平滑肌舒张(α2型);②β受体:使心肌兴奋(β1型),使多数平滑肌抑制、血管舒张、肝糖元分解(β2型)
1.5.3.3其他: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甘氨酸受体等。
2.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可分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和必须经过后天学习才获得的条件反射两类。
2.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2.1辐散: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可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同时引起许多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如传入神经元的纤维与其他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2.2.2聚合:指许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未梢,共同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建立突触联系。如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轴突的突触联系。
2.2.3链锁状与环状联系:是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形式,其中辐散与聚合同时存在。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作用范围。兴奋通过环状联系,可正反馈或负反馈地使效应活动加强、延续或减弱、终止。
2.3突触的传递过程
动 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未梢时,膜对Ca2+ 通透性增加,Ca2+内流, 促使突触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通过胞吐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若为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等离子,尤其是Na+的通透性 增高, 导致突触后膜除极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具有局部电位特点。EPSP经过总和, 在轴突始段首先达到阈值,产生动作电位。
若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K+ 等离子,尤其是CI-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表现抑制效应。
2.4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比较慢。每通过一个突触,需时约0.3-0.5mS.在反射中枢内通过的突触数愈多,中枢延搁的时间愈长。
(3) 总和:由单根神经纤维传入的单一冲动一般不引起反射效应,只能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但经过时间性总和及空间性总和使电位变化叠加,可发生传出效 应。 神经元处在局部兴奋状态,对传入冲动较敏感容易发生传出效应的现象,称为易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可发生抑制的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反射弧中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受以下影响:①传入神经冲动频率,②本身功能状态;③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和联系形式。
(5)后放: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原因:①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②效应器内的感受器受刺激,继发性传入冲动的反馈作用。
(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反射弧中突触部位是最易受内环境变化影响,最易疲劳的部位。低O2、CO2增加或麻醉剂等因素均作用于中枢, 改变其兴奋性,影响突触传递效率。
2.5中枢抑制
2.5.1突触后抑制 是由于中枢内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未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使后膜上发生超极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而出现抑制。
2.5.1.1传入侧支性抑制:指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释放抑制性递质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如伸肌中枢和屈肌中枢之间的交互抑制,可使不同中枢之间活动协调。
2.5.1.2 回返性抑制:指某一中枢的传出神经元兴奋,其冲动沿轴突外传的同时,经其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的冲动经轴突回返来抑制 原先发放信息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使闰绍细胞兴奋而释放抑制性递质甘氨酸,负反馈地使运动神经元放电减少或停 止,以防止过度兴奋。破伤风毒素可阻断甘氨酸的作用而引起强烈的肌痉挛。
2.5.2突触前抑制 是指通过突触前末梢与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构成的轴突-轴突型突触,降低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量,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这是因为中间神经元 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前末梢除极,膜电位绝对值减小。当兴奋时,动作电位幅度减少,使得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而表现出抑制。其抑制的特点是,抑制发 生在突触前膜,膜电位变化是除极而不是超极。
3.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3.1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3.1.1浅感觉传导路径 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的传入纤维由后根进脊髓,在后角换元后交叉,经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上行,抵丘脑。
3.1.2深感觉传导路径 本体感觉、深部压觉和皮肤触觉中的辨别觉的传入纤维由后根进脊髓后,在同侧脊髓后索上行,在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元后交叉上行,经内侧丘系至丘脑。
在脊髓半离断,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对侧,深感觉与辨别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同侧。
3.2丘脑的感觉功能
丘脑是感觉上行传导和换元接替站。
3.2.1特异性投射系统 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由脑干和脊髓上行的特异感觉纤维(嗅觉除外),经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向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作用是①产生特定感觉;②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3.2.2 非特异投射系统 指丘脑近中线的髓板内核群接受脑干网状结构来的纤维, 经反复换元多突触传递,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没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作用是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脑干网状结构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称为网状结 构上行激动系统。巴比妥类催眠药可阻断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导而发挥催眠作用。
3.3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
大脑皮层的特异感觉代表区举例:
3.3.1体表感觉区 主要在中央后回。感觉投射特征:①交叉投射, 但头面部双侧投射,②倒置;③投射区大小与感觉精细灵敏程度有关。
3.3.2本体感觉代表区 位于中央前回。
3.3.3视觉代表区 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两侧。
3.3.4听觉代表区 位于颞叶皮层外侧 裂内侧。
3.4痛觉
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痛觉,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 有保护意义。
3.4.1皮肤痛觉
痛 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未梢。任何形式伤害性刺激只要引起组织释放致痛物质(K+、H+、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均可使游离神经末梢除极, 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引起痛觉。皮肤痛分快痛和慢痛。快痛是尖锐、定位清楚的刺激痛,出现快,消失也快;慢痛是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出现慢,消失也 慢。快痛的传入纤维为A2类。慢痛的传入纤维为C类纤维。
3.4.2内脏痛
3.4.2.1特点:①缓慢持续;②定位不准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③对切割、 烧灼等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④可引起牵涉痛。
3.4.2.2牵涉痛:指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某一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如,心肌缺血时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胆囊病变时,右肩区疼痛;阑尾炎时,上腹部或脐区有疼痛。
产 生机制:来自内脏的传入纤维与来自躯体的传入纤维会聚于脊髓背角同一传导束的神经元沿同一脊丘束传到丘脑,投射到大脑皮层同一感觉代表区,而把内脏痛觉误 认为躯体痛觉。内脏传入冲动使脊髓中接受体表传入冲动的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即产生易化作用,可以解释因内脏疾病而产生躯体某部位的痛觉过敏。
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1脊髓对躯体运协的调节
4.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① α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 以及脑干、大脑皮层等高位中枢下传的信息。轴突经前根离开脊髓支配梭外肌。 ②γ运动神经元:分散在α运动神经元之间,轴突经前根离开脊髓,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
运动单位:指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4.1.2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一切躯体和内脏反射活动, 称脊休克。表现为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丧失,肌紧张减退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不能发汗、大小便潴留。以后脊髓反射活动可逐渐恢复,恢复速度与动物进化程度有关。
脊休克的 产生不是离断脊髓的损伤刺激或血压降低所致,而是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所致。
4.1.3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肢体皮肤引起同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肢体出现屈曲反应,称为屈肌反射。是原始的防御反射,有保护意义。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当刺激强度大时,可同时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其意义是保持直立姿势。
4.1.4牵张反射
4.1.4 .1概念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 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
反射过程:肌肉被牵拉导致肌梭感受器装置受刺激而引起肌梭兴奋,通过传入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α和γ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α和γ传出纤维分别引起梭外肌和梭内肌收缩。
4.1.4.2 类型: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是单突触反射,主要是快肌纤维收缩,如膝反射、跟腱反射;②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 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肌紧张的感受器也是 肌梭,是多突触反射,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
4.1.4.3肌梭和腱器官:肌梭是一种感受牵拉刺激或肌肉长度变化的长度感受器,与梭外肌纤维呈平行 排列的并联关系。腱器官分布在肌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受被动牵拉时,肌梭和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均增加。腱器管 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可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避免肌肉损伤。
4.2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2.1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
4.2.1.1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其作用是抑制肌紧张。
4.2.1.2易化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以及脑桥、中脑、间脑等的有关区。作用是对肌紧张起易化作用,加强肌紧张。
4.2.2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产生原因: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中断了皮层、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功能联系,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所致。
高位中枢下行冲动直接或间接提高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导致肌紧张加强,称α僵直。高位中枢下行冲动,首先增强γ运动神经元活动,使肌梭敏感性提高,转而加强α运动神经元活动,导致肌紧张加强,称γ僵直。这一活动途径亦称γ环路。
脑干除了调节肌紧张外,还对姿势反射(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等)进行调节。
4.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
4.3.1前庭小脑 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维持身体平衡功能密切相关。实验发现,切除猴的绒球小结叶,动物将出现平衡失调;切除犬的绒球小结叶,则运动病不再发生;切除猫的绒球小结叶,则出现位置性眼震颤。
4.3.2脊髓小脑 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由脊髓小脑完成的。脊髓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具有抑制和易化双重作用。
4.3.3 皮层小脑 是指后叶的外侧部,能够协调由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所发动的运动,以完成精巧运动。在精巧运动逐步协调起来的过程中,皮层小脑参与了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 序的编制。也就是说,当精巧运动逐渐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中就储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要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从皮层小脑中提取储存的程序,并将程序 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锥体束发动运动。
4.4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含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功能是调节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功能障碍时出现震颤麻痹(表现肌紧张加强,随意运动减少)或舞蹈症(表现肌张力降低,有不随意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
4.5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5.1大脑皮层运动区:
主要位于中央前回。特点:①交叉性, 但头面部主要为双侧性支配;②倒置性:定位精确,倒置排列;③不均性:运动越精细复杂,皮层代表区越大;④单一性:刺激皮层产生简单肌肉肉运动,不出现肌群协调收缩。在大脑皮层还有辅助运动区和其他运动区。
4.5.2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锥体系:通过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下行,一部分纤维与脊髓前角α及γ运动神经元构成单突触直接联系;也有下行纤维与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功能是发动随意运动,控制精细运动,调节肌紧张,也参与运动的协调。
锥体外系:起源于皮层的广泛区域,下行纤维经皮层下核团接替,转而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和肌群的协调运动。
4.5.3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常同时受损,主要表现为随意动运丧失、肌紧张加强、腱反射亢进等。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紧张减退、腱反射减弱消失等。
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1自主神经系统
5.1.1主要功能 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见下表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外周受体和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受体 效应 受体 效应
心脏 β1 心跳加快加强 M 心跳减慢减弱
血管 α1 腹腔内脏 皮肤 血管收缩 M 部分血管(如软脑膜动脉、
α1 肌肉血管收缩(肾上素能纤维) 外 生殖器 血管)舒张
M 肌肉血管舒张(胆碱能维维)
呼吸道 β2 平滑肌舒张 M 平滑肌收缩 ,粘液分泌增多
消化器官 β 分泌粘稠唾液 M 分泌稀唾液, 胃、胰液分泌增多
β2 抑制胃肠运动 M 促进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活动 M 促进胆囊收缩
泌尿器官 β2 逼尿肌舒张 M 逼尿肌收缩
生殖器官 α1 有孕子宫收缩
β2 无孕子宫舒张
眼 α1 瞳孔扩大 M 瞳孔缩小
β2 睫状肌松驰 M 睫状肌收缩
皮肤 α1 竖毛肌收缩
M 汗腺分泌
代谢 β2 促糖原分解 N 促肾上腺髓质分泌
5.1.2特点 ①双重支配:大部分器官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②拮抗与协调:从交感和副交感的作用来看,大都相互拮抗, 但从整体来看是统一协调,有适应意义的; ③有紧张性:在静息状态下自主神经中枢经常发放低频率冲动, 维持效应器官的紧张性活动;
5.1.3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有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等。
(2)延髓:是心血管、呼吸等基本中枢所在,也是吞咽、咳嗽、呕吐等反射活动的整合中枢。
(3)脑桥:前端存在呼吸调整中枢
(4)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所在。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参与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并与生物节律形成以及情绪反应有关。
(6)大脑皮层:通过新皮层和边缘系统调节内脏活动。
6.脑的高级功能
6.1条件反射
6.1.1建立过程: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反复结合(称为强化),以后单独用无关刺激也引 起反射,称为条件反射。无关刺激成为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不再强化会消退。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与条件刺激相近的刺激也具有条 件刺激的效应,称为泛化。随着条件反射的巩固。近似刺激不再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称为分化。
6.1.2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形成机制是在条件刺激的神经通路与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之间形成暂时联系,这种暂时联系,不仅发生在皮层两个兴奋灶之间,与脑内各级中枢的活动都有关系。
6.1.3生物学意义:使机体对环境有高度适应性。
6.1.4两种信号系统:①第一信号,指具体的刺激,如光、声、气味等。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②第二信号,指具体刺激的抽象概括,如语言、文字等。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6.2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人 类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可以导致特有的语言功能障碍,如运动失语症、 失写症、感觉失语症和失读症。表明语言活动的完整与广大皮层区域的活动有关。一般用右手劳动的人,其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功能上占优势,而右侧大脑皮层在非 语词性的认识功能上占优势(如空间辨认、深度知觉、音乐欣赏分辨等)。 人类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的现象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一侧优势现象也是相对的。
6.3脑电图
大 脑皮层的神经元具有生物电活动,经常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将引导电极放在头皮上记录到的皮层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在动物实验或手 术患者,打开颅骨将引导电极直接放在皮层表面记录的皮层自发脑电波,称为皮层电图。若在感觉传入冲动的激发下,在脑的某些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 为皮层诱发电位。
脑电图的波形可根据频率的快慢依次分为α波、β波、θ波和δ波。频率较快的α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无频率最慢的δ波。在成人极度疲劳及睡眠、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δ波。记录分析脑电图波形对某些脑疾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脑电波是大脑皮层大量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总和的结果。脑电波同步节律的形成与皮层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6.4觉醒与睡眠
觉醒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对皮层作用的结果。 睡眠有两种时相:
①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频率较低的θ节律或δ节律。感觉功能及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均减弱,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下降,代谢降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慢波睡眠对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② 快波睡眠(异相睡眠):脑电图呈现低振幅高频率的β线。感觉功能及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眼球快速运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快而不规则 唤醒阈提。可能与某些疾病(如心绞痛、哮喘等)在夜间发作有关。大多数人在这个时相作梦。快波睡眠期间蛋白质合成加快、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有关,并有利 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记忆活动和精力恢复。
【A1型题】
1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
A 纤维直径
B 刺激强度
C 温度
D 纤维类别
E 动物种属
2 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赖于
A 血液供应
B 细胞外液
C 顺向轴浆流动
D 反向轴浆流动
E 双向轴浆流动
3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 兴奋和抑制
B 正反馈和负反馈
C 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 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4 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 链琐状联系
B 环状联系
C 辐散式联系
D 聚合式联系
E 侧支式联系
5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胞体
B 树突
C 轴突
D 轴突始段
E 树突始段
6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 Ca2+内流
B Ca2+外流
C Na+内流
D Na+外流
E K+外流
7 下列哪项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
A 腱反射
B 排尿反射
C 减压反射
D 肺牵张反射
E 对侧伸肌反射 8 神经末梢兴奋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
A Cl-
B K+
C Na+
D Ca2+
E Mg2+
9 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
A 缝隙连接
B 曲张体
C 混合性突触
D 交互性突触
E 串联性突触
10 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 刺激的性质
B 刺激的强度
C 感受器的敏感度
D 神经的传导速度
E 反射 中枢突触的多少
11 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 A 回返性抑制
B 前馈抑制
C 侧支抑制
D 交互抑制
E 突触前抑制
12 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
A 产生超极
B 递质耗竭
C 释放抑制性递质
D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3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突触
A 胞体-胞体型
B 胞体-树突型
C 轴突-胞体型
D 轴突-轴突型
E 轴突-树突型
1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什么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
A K+和Ca2+
B Na+ 和K+,尤其是K+
C Na+和K+,尤其是Na+
D Na+和 Ca2+
E Cl-
1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 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 B 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C 具有全或无特征
D 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
E 是突触后膜对 Na+通透性增加所致
16 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外肌松弛
* C 梭外肌受牵拉
D 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E 梭内肌受压迫
17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A 梭内肌收缩
B 梭外肌收缩
C 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 梭内肌梭外肌都收缩
18 腱器官是一种
A 张力感受器
B 长度感受器
C 压力感受器
D 温度感受器
E 化学感受器
19 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 疲劳
B 负反馈
C 回返性抑制
D 腱器官兴奋
E 肌梭敏感性降低
20 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
A 使梭外肌收缩
B 维持肌紧张
C 使腱器官兴奋
D 负反馈抑制牵张反射
E 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
21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多巴胺
B 乙酰胆碱
C 5-羟色胺
D 去甲肾上腺素
E 血管活性肠肽
22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
A 交感神经中枢
B 副交感神经中枢
C 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D 躯体运动中枢
E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23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 瞳孔缩小
B 逼尿肌收缩
C 肠蠕动增强
D 心率加快
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4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
C 胃肠运动增强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竖毛肌收缩 25 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引起触觉
B 引起牵涉痛
C 调节内脏活动
D 维持睡眠状态
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6 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协调肌紧张
B 维持觉醒
C 调节内脏功能
D 引起特定的感觉
E 引起牵涉痛
27 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有髓鞘的A类纤维
B 有髓鞘的B类纤维
C 无髓鞘的C类纤维
D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E 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28 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
A 切割
B 牵拉
C 缺血
D 痉挛
E 炎症
29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 调节内脏活动
B 维持身体平衡
C 维持姿势
D 协调随意运动
E 调节肌紧张
30 在完整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
A 存在无关刺激
B 存在非条件刺激
C 没有干扰刺激
D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E 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31 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 重量
B 运动功能
C 感觉功能
D 语言活动功能
E 皮层沟回数
32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 能形成条件反射
B 有第一信号系统
C 有学习记忆能力
D 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E 对环境适应能力大[医学教育 网 搜集 整理]
33 脑电波的形成机制是大量皮层神经无同时发生
A 工作电位
B 诱发电位
C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D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E 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
34 以下哪一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征
A 唤醒阈提高
B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强
C 脑电波呈去同步化波
D 眼球出现快速运动
E 促进精力的恢复
【A2型题 】
35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是递质释放部位。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释放,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使效应细胞发生反应。这种传递方式称为
A 自分泌
B 旁分泌
C 近距分泌
D 突触性化学传递
E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6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表现出抗重力肌的肌紧张加强,称为去大脑僵直,其原因是脑干网状结构
A 抑制区活动增强
B 易化区活动增强
C 组织受到破坏
D 组织受到刺激
E 出现抑制解除
37 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损伤,丧失横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但数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的反射开始逐渐恢复。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A 脑震荡
B 脑水肿
C 脊休克
D 脊髓水肿
E 疼痛性休克
38 某老年患者,全身肌紧张增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临床诊断为震颤麻痹。其病变主要位于
A 黑质
B 红核
C 小脑
D 纹状体
E 苍白球
39 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某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称为牵涉痛,其机制是患病内脏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
A 位于躯体的同一水平上
B 位于躯体的同一纵切面上
C 位于躯体的同一冠状切面上
D 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后根神经支配
E 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前根神经支配
40 某患者因与人争吵后服用敌敌畏,引起有机磷中毒,被给予大量阿托品治疗,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的下列哪种症状无效
A 大汗
B 肠痉挛
C 心率减慢
D 肌束颤动
E 瞳孔缩小
【B1型题 】
题41~43
A 脑桥蓝斑
B 中脑黑质
C 低位脑干
D 纹状体
E 低位脑干中缝核
41 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
42 脑内极大多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位于
43 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
题44~47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多巴胺
E 5-羟色胺
44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45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46 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47 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题48~50
A 姿势反射
B 多突触反射
C 状态反射
D 牵张反射
E 对侧伸肌反射
48 腱反射是
49 屈肌反射是
50 肌紧张是
题51~53
A 中央后回
B 中央前回
C 颞叶皮层
D 枕叶皮层
E 边缘叶
51 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
52 视觉的皮层投射区在
53 听觉的皮层投射区在
题54~57
A. α波
B. β波
C δ波
D θ波
E. α波阻断
54. 成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目时出现(A)
55 频率最慢的脑电波是(C)
56 频率最快的脑电波是(B)
试题答案
1.B 2.E 3.D 4.B 5.D 6.A 7.B 8.D 9.A 10.E
11.A 12.D 13.D 14.C 15.B 16.C 17.B 18.A 19.D 20.E
21.B 22.C 23.D 24.C 25.E 26.D 27.C 28.A 29.A 30.D
31.D 32.D 33.E 34.B 35.E 36.B 37.C 38.A 39.D 40.D
41.B 42.C 43.E 44.C 45.C 46.C 47.B 48.D 49.B 50.D
51.A 52.D 53.C 54.A 55.C 5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