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儿科常见急症。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处理,以避免大脑缺氧、脑细胞受伤,影响智力发育。我院1996~200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小儿热性惊厥4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符合1983年全国第一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所制订的高热惊厥诊断标准。49例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3个月~3岁33例,>6岁14例,6岁以上2例。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36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2例,肠道感染3例。既往有热性惊厥史者15例。患儿惊厥时体温38.1 ℃~39 ℃ 8例,40 ℃ 31例,40 ℃以上10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31例,正常范围18例。
1.2 治疗方法 惊厥时首先用毫针针刺人中、涌泉、合谷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3个穴位采用强刺激;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并挤出少量血液。同时肌注苯巴比妥钠5~10 mg/kg,有条件静脉可缓慢推注安定0.3~1.5 mg/kg,配合吸氧、药物及物理降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等。患儿病情稳定后,做好复发的预防,嘱家长在患儿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 ℃即采用口服苯巴比妥5 mg/kg或安定栓剂0.3 mg/kg纳肛,同时服用降温药以预防惊厥发生。
1.3 治疗结果 治疗3 min内惊厥停止38例,>10 min惊厥停止11例。随机随访20例患儿6个月~2年,47例脑电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2例轻度异常。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快而方便,有效率100%.
2 讨论
热性惊厥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从医生医嘱到护士配药、注射至药物发挥作用需一定时间。这段时间采用针刺人中、涌泉、合谷救治惊风,点刺十宣退热,较单纯西医治疗发挥作用快。苯巴比妥、安定的止惊效果肯定。安定为苯二氮卓艹类药物,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且不良反应较轻。苯巴比妥为巴比妥类药物,还具有降低颅内压、抑制脑代谢等作用。但两者合用可引起呼吸抑制,应予警惕。以上中西医结合救治热性惊厥疗效肯定,尤其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和基层医院急诊、出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