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问题是治疗好坏的关键。有原发型结核病或粟粒性肺结核病的病儿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其他如小儿有不明显原因呕吐、嗜睡、头痛或性情改变时,应追问结核病接触史和过去结核病史,如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征象,即应进行脑脊液检查,这是决定诊断的重要检查措施,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多为(10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少数病例早期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蛋白定性阳性、定量增加,氯化物减少,糖早期正常,以后逐渐降低。糖和氮化物同时减少,则诊断意义更大。将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网状薄膜形成。用脑脊液沉淀或薄膜做涂片抗酸染色或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可发现抗酸染色杆菌。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重点鉴别点是脑脊液检查,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多>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涂片可找到致病菌。

  (2)隐球菌脑膜炎。起病缓慢、病程更长,颅内压常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找到原荚膜圆形发峦的菌体。

  (3)病毒性脑膜炎。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