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1903年9月2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六日),上海地区的第一个医学社会团体——医学会问世,这个医学团体的创办人是李平书先生。
李平书是上海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辛亥革命时期,他发起和领导了上海地方自治运动,名重一时。李氏同时又是著名的中医活动家,清末民初,我国国政日衰,民不聊生,中医药也日趋不振。李平书对此深感不安,慨然以振兴中医药为己任,组织学会,创办医院,开设学堂,建立药厂,改革药剂,皆为上海近代医史之肇始,为发展近代上海的中医药学和中西医汇通作出了贡献。
简要生平
李平书,原名安曾,字平书,后改名钟钰,号瑟斋,晚年别号且顽老人。李氏原籍江苏苏州,1854年生于上海宝山县高桥镇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均业医,岳父赵少耕更是当地一位精于外科的著名中医。少年时他先入花行、豆麦行当学徒,16岁时在伯父的帮助下进私塾念书,习读儒学。19岁(同治十二年),他考进龙门书院,后以优贡入仕。1883年,在《字林沪报》上撰写时论文章;1899年在广东遂溪知县任内,因支持民众反对法国侵占广州,而被晚清朝廷革职。1903年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后又兼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招商局、江苏铁路局董事,还主持上海自治公所,兼办商团。辛亥革命后,李平书积极与同盟会联系,参与上海起义,并出任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兼江南制造局总理。曾提出“拆城垣,填城濠,筑马路,形成环城圆路”的设想,又倡办南市电车公司。“二次革命”后东渡日本,1916年回到上海,1927年病逝。
李平书早年对中医学并无志趣,30岁时,祖母患痢疾弃世,在深感悲痛之余,“因念先世习医,余以少孤未承家学,此次祖妣之病,茫无所措,深用疚心”,乃发奋学医,“自是不理举业,专求经世之学。爰发先人所贻《内》、《难》、长沙诸书,潜心考索,冀有所获。”从此,李平书在从事商务和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涉足医学。在开办医院时,他经常上午看病,为贫穷者免费施医送药。他不但学习中医,也涉猎西医,还曾赴新加坡考察西医医院。
李平书的医术相当高明。光绪二十八年,李赴武昌,时王雪徵如夫人患脚气攻痛,久治不愈,遂邀李氏往诊。李用苏茎一味为主药,服后竟效,人皆惊异。光绪三十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染疾,特邀李平书、陈莲舫两人共赴广东诊治,获效而归。
组织医学团体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社会动荡,上海各界纷纷组织起社团,以维护本行业的政治经济利益。李平书尝思:“沪上持业皆有会,惟医独无。”遂于1902年底联合陈莲舫、朱紫衡等人,发起组织医学会,“以集同志讨论,然后著医学报,编医学教科书,设医学堂,开养病院,期臻美备”。经过近一年的筹备,1903年9月26日,医学会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上海的第一个中医团体。由李平书主理会务各项事宜。医学会会址先设在浙江路西小花园7号,后迁至宝安里。学会初创,即购置中西医学图书,诊脉之暇集同道研究医理,讨论中西医术。每到夏令则邀请内外各科医生送医施药,沪上名医如余伯陶、华永祺等都参加应诊。1906年初,李平书因奔母丧而会务停顿。
半年后(1906年7月),李平书又因“中医凌夷衰败,亟应整顿;外医风樯阵马,极应抵制”,邀陈莲舫、蔡小香、顾鸿逵等人商议创办上海医务总会。同年8月3日,在黄春圃寓所召开首次议董会,公举李平书、陈莲舫、黄春圃、余伯陶、蔡小香5人为会董,负责筹集经费,主持会中事务。推举李为总理,陈等4人以及周雪樵、顾鸿逵为协理。由议董会制订简章,规定名誉会员、名誉赞成会员和会员条件,并决议编辑中医教科书,开办医科学校,筹设医院,兴办卫生等事宜。会址仍设在宝安里。该会每周进行一次研究活动,请名医汇讲医理,以中医为本,参考东西方医学,兼讲解剖、生理等内容。11月,李平书禀准上海道署,将顾鸿逵办的上海医学研究所迁移到沉香阁,并在余地兴建楼房一幢,用于研究中西医理,临诊实验,送诊施药。后该会因内部意见不合,于1910年解散。
1912年8月,李平书、余伯陶等又发起成立了中华医药联合会。是时,国内医会组织渐多,意见各异,相互攻讦,影响团结,于是要求统一组织的呼声日高,中华医药联合会即在这种背景下成立。该会宗旨定为研究学术,改进医药,辅助行政,启迪卫生。组织既不限于上海地区,也不限于中医界。李平书任会长,会址设在南京路保安堂。在李平书、费访壶的主持下,开展的会务有:研究医药,编辑《中华医药报》,筹设药品陈列所,创办粹华制药厂等。该会还为保障中医医生的权益进行了工作,参加淞沪商埠开业医士试验(考试)委员会,经过争取,获准由该委员会重订中医士试验章程,规定对无内务部发给开业执照和非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中医士(即祖传学徒者)在考试时可免除口试。1913年5月,中华医药联合会开办施医局,同年10月在南京举办了施医周活动,1914年2月,该会承接广益善堂开诊施医事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医师(士)管理暂行规则》,对中医进行压制,引起中医界的强烈不满。李平书、丁甘仁、夏应堂等发起召集上海及周边地区各中医团体聚会上海,成立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推举李为会长,丁、夏二人为副会长,共商反对抗议事宜。李平书作为中医界代表亲赴南京请愿,并致电内务部要求取消此规则。在全国中医界的强烈抗议下,北洋政府被迫在同年8月宣布暂缓实施此项规则。1925年8月,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以会长李平书、副会长丁甘仁的名义在中华教育改进会太原会议上提出“中医加入教育系统”的提案,此后,在几次会议上全国许多中医药团体均多次重申此提案。虽然此案最终被北洋政府教育部以“不合教育原理,未便照办”而拒绝,但由李平书提出的保障中医权利和中医加入教育系统的两大主张,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医界图谋振兴中医的必由之想。
开办医院,改进药剂
上海最早的中医医院该属1904年开办的上海医院。这所医院是李平书在黄浦江边三泰码头积谷仓外(今上海市多稼路)租赁房屋创办的。当时医院全由李氏个人出资,设备相当简陋,用房不多,又无病房,等于施药站。1907年,李平书提出了在各省发行的彩票内提捐,所得经费在南市建造一所正规医院的动议,此议得到督抚的批准。1908年又得到莫子经、沈缦玉、王宝仑、杨锦春等乡绅赞助,在积谷仓公地兴建了上海医院新院舍。上海医院扩建工程于1909年7月宣告竣工,建成的医院大楼为前进三层,后进二层,每层楼面有房屋9间,不但有门诊部,还有住院处、手术室等,设备较之当时的一些租界医院并不逊色。其时上海的租界医院虽多,但都为洋人所设,采用西法治疗,除少数人外,华人是很难到“洋医院”看病的。而华地的各善堂施医给药,则只有中医没有西医。对此,李氏认为,上海已与世界开通,中国医术不应再拘守旧法,主张“沟通中西医”,“冶中西医于一炉”。所以,上海医院开办后,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病人,上午是中医开诊,下午为西医开诊兼发药,开上海地区中西医结合办医院的先河。他聘请张竹君任院监(即院长),主管医院的各项事宜。张是基督教徒,1899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医科班(夏葛医学院),曾自办“南福”、“堤福”医院,对中医有一定好感。1912年李平书去日本,上海医院逐步西化。1916年张竹君辞去院长职务,上海医院亦改名为公立上海医院,由留学德、日的西医掌权,如余云岫就曾任该院医务长,从此全盘西化。
1919年,上海参药业公会和神州医药总会商议,租借南市咸瓜街太平弄民房开办沪南神州医院,聘请李平书为院长,医院经费由参药业及各业月捐为基础。李延聘了黄鸿舫等名医担任各科主任,医院规定:“上午送诊,贫病给药,并设病房留养,纯用中医中药”,病人来源主要是来沪旅客和本地贫民。
李平书早年游历新加坡与左兴学相叙时,就感到中药煎服之不便,而有改进中药药剂的想法。神州医院开办后,他深恐“至夏令,时疫发生,遇危险之症,若待煎药,药未熟而人已亡矣”。故院内设立了制剂室,试图进行中药药剂的改革,但因设备和条件的原因,并无成效。1921年,他与神州医药总会王祖德、中华医药联合会任农轩等商议,联合中医界和中药界,创办了上海粹华制药厂。这是上海的第一家现代中药制药企业,由李平书担任董事长。该厂采用当时较先进的制药方法,先将各种中药尊古炮制为饮片,再以大锅煎煮、粉碎加工、化学提炼等方法制成中药药液、药粉数百种,凡方剂所用药物,无论一、二味之单方或是数十味之大方,均可按照医生所开处方的要求进行配合,则病人服药省去了煎煮之烦。此外,该药厂还依循古方剂书要求,生产出丸散膏丹等传统中成药300余种,并创制了“外感伤风咳嗽水”、“药水杏仁精”等多种家用良药。其中,“药水杏仁精”曾获得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评比“最优等奖”。粹华制药厂生产经营了3年,耗资数十万元,终因当时“思想较新者多唯外货是尚,泥古守旧者又不予置信,至事与愿违,歇业关闭”。
创办医学堂
1904年11月13日由李平书和张竹君创办的上海女子中西医学堂在派克路(今黄河路)宣告成立,这是上海近代由国人自办的第一所中西医汇通的女子学校。张竹君是西医妇科医师,兼育贤女校校长。当时育贤女校正因经费紧张,难以为继。经李、张合议,决定将育贤女校改建为专门培养中西医汇通女科医生的学堂,定学制为6年。翌年2月23日正式开学,李平书与张竹君签订了6年之约,由李氏教授中医课程,张氏教授西医课程,其它如国文、外语、理化、数学、修身、音乐等课另请教员分授。同时还在学校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1909年,上海医院新院舍建成后,该校迁入医院内,改名上海女医学校,校长仍为张竹君。后又改称上海医院附设医学专科学校。1912年,李氏去日本,该校中医课程停止,不久因经济原因停办。
李平书的医事活动主要集中在1902~1925年,那时正是中医倍受歧视、排斥的年代,李平书积极组织中医团体,创办医院和学校,开办药厂,进行中药剂型的改革,参加抗议、抵制消灭中医的运动,特别是主张中西医汇通,并身体力行在临床和教学等方面努力实践,为保存和振兴中医药学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