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阿片 (opium) 类药物具有强烈镇静、镇痛、止咳、止泻、解痉、麻醉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制剂。从天然罂粟科植物罂粟 (papaverne somniferum) 的果浆汁中提出的生物碱约20种,其中含10%吗啡 (morphine) 、0.5% 可待因 (codeine)、1% 罂粟碱 (papaverine) .而人工合成的有哌替啶 (pettIMine) ,芬太尼( Gentanyl),美沙酮 (methadone),喷他佐辛 pentazocine)别名镇痛新、戊唑星,罗通定 (rotundinh 颅通定 ),二氢埃托啡 (dihydrodorphine),布桂嗪 (bucinnazine)别名强痛定,海洛因 (heroin) 别名二醋吗啡 (diamorphine) 、二乙酰吗啡等。
中毒机制
1. 吗啡 (morphine)
人工合成白色盐酸盐结晶,无臭,易溶水。对中枢神经系统以抑制为主的先兴奋后抑制,主要是抑制大脑高级中枢而昏迷,随即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同时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器产生恶心、呕吐。兴奋脊髓,使肠道平滑肌、括约肌张力增强,降低胃肠蠕动产生便秘,对支气管、输尿管和胆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导致尿满留、胆绞痛。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产生针尖样瞳孔。当大剂量吗啡中毒后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释放组胺,使周围组织血管扩张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状态以至休克。
2. 哌替啶 (pethidine)
别名度冷丁 (dolantin) ,是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剂,仅是吗啡 l/l0~1/8 的效力,但耐受性和成瘾性很强。当阿片受体激动剂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产生的镇静、镇痛、抑制呼吸、欣快不安的中枢作用。同时作用乙酰胆碱 M 受体,出现阿托品的活性作用:咽干、口渴、瞳孔扩大、心动过速。由于抑制心肌收缩力致心排血量与外周阻力及血压均下降。因哌替啶产生甲哌替啶活性代谢产物,兴奋神经肌肉而导致惊厥。
3. 海洛因 (heroin)
别名二醋吗啡、二乙酰吗啡,是罂粟类植物碱半合成的阿片类毒品,由于非法滥用,危害极大,称其“硬性毒品之王”、“王牌毒品之精品”,是吗啡经乙酰氯和醋酐处理的2个起基乙酰化的半合成衍生物。镇痛作用是吗啡的 4~8 倍,其毒性与成瘾性是吗啡的 5~10 倍。乙酰化结构的海洛因,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分解成单乙酰吗啡后再代谢为吗啡,不但使吗啡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且持续时间延长约 4~5 小时,其尿中 50%~60% 以吗啡一葡萄糖醒酸结合物形成,排出体外。
海洛因的中毒机制同吗啡。其中毒死因:①90%死于短期戒断后首次复吸;②初染过量吸毒者;③海洛因纯度和质量欠住;④心理因素。其中毒量为每次50~100mg.致死量为每次 750~1200mg .而吗啡的致死量为每次250~300mg.
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
一、有吸毒史 有锡箔纸燃烧烫吸、香烟燃吸、肌内或静脉注射。
二、慢性中毒 ( 吗啡瘾、阿片瘾 )
1. 眩晕、恶心、呕吐、消瘦、食欲不振、便秘、排尿困难、衰老、性欲减退。
2. 戒断综合征 (abstinence syndrome) 呵欠、流泪、流涕、失眠、冷汗、精神萎靡、肌肉震颤、虚脱等表现。
三、急性中毒
1. 轻者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幻想、时间和空间感消失 , 尿满留和血糖增高。
2. 重者 发绀、面色苍白、肌肉无力,且有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三联征”特点,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先浅而慢,后叹息样或潮式呼吸、肺水肿、休克、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死于呼吸衰竭。
哌替啶的急性中毒主要是呼吸抑制和低血压,且不同于吗啡的是瞳孔不缩小,反而扩大。因中枢刺激而激动、语妄、肌肉震颤、抽搐、惊厥、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四、呼吸频率鉴别若中毒后昏迷且呼吸浅而快则应想到重症海洛因戒断综合征。静注吗啡 5~l0mg 后,可迅速缓解病情;若静注纳洛酮则加重病情。当呼吸由快变慢则应迅速检测血、尿毒物成分以便鉴别。
五、毒物检测
( 一 ) 血、尿阿片类毒物成分,定性试验呈阳性。
( 二 ) 血、尿阿片类毒物血药浓度定量检出:
1. 治疗量血药浓度为 0.01~0.07mg/L ;
2. 中毒量血药浓度为 0.1~1.omg/L ;
3. 致死量血药浓度大于 4.omg/L .
抢救措施
一、清除毒物 首先明确中毒途径,以便迅速排出毒物。
1. 口服吸毒者
(1) 洗胃:坚持彻底洗胃,用活性炭 50~100g 混悬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
(2) 灌肠:直肠灌入活性炭 100g 混悬液。
(3) 导泻:灌肠、洗胃后马上用硫酸钠或甘露醇导泻。
(4) 禁用阿朴吗啡 (apomorphine) 催吐,以防加重毒性。
2. 注射吸毒者 迅速于注射部位上方,扎紧止血带,局部冷敷,延缓吸收,间歇放松结扎带。
二、特效方法
1. 纳洛酮 (naloxone)
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阿片受体亲和力大于吗啡类药物,阻止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用药后迅速逆转阿片类药物所致的昏迷,呼吸抑制、缩瞠等毒性作用。首次量为每次 0.4~0.8mg,肌注或静注,10~20分钟重复,直至呼吸恢复正常或总量达10mg后,视病情减量。
2. 烯丙吗啡 (ndorphine)
别名纳洛芬,对抗吗啡作用,首次量5~10m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2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40mg.
三、对症支持疗法
1.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血气平衡,加强护理,调整体循环容量,保持足够尿量。
(1) 中枢呼吸兴奋剂:安钠咖 ( 苯甲酸锅咖啡因 ) 0.5g 肌注每4小时,尼可刹米 ( 可拉明 )0.25~0.5g 静注或肌注。
(2) 严格禁用士的宁、印防己毒素的中枢兴奋剂,因其与吗啡对脊髓兴奋起协同作用而引起惊厥。
2. 纠正非心源性肺水肿因纳洛酮对非心源性肺水肿无作用,主要靠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疗效果,必须不失时机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给以呼气末正压 (PEEP) 人工呼吸方可有效纠正肺水肿。
3. 强化护理措施实施。
4 营养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