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按部位又分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等多种。下面介绍前三种最常见的腹外疝。
1.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位于大腿内侧与腹壁交界处。斜疝是最常见的症,多发生在男性,可见于各种年龄,但以小儿和青少年更为多见。一般在啼哭时、站立、行走或劳累后腹股沟部出现肿块。此肿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常可进入阴囊,伴有坠胀感,平卧或用手加压按摩可送入腹腔而消失。但如发生嵌顿,疝块即有明显疼痛,不能回纳,可伴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嵌顿时间—长,肿块表面发红,可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立即治疗。斜疝一般均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1岁以下婴儿,随着腹肌的发育,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纱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内环,以防止痛块突出。小儿哭闹痛块发生嵌顿时,如时间短(3~4小时以内),可以试行手法复位。方法是:臀部垫高,用手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入腹腔,动作要轻柔。复位后如小儿安静,无腹痛情况,即可避免一次紧急手术。如复位后小儿仍腹痛加剧,哭闹不安,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如复位不成功或成人斜疝嵌顿,则需急症手术。小儿手术仅作疝囊高位结扎即可,成人因继发有腹壁损害,结扎症囊后,还要修补腹壁缺损。
2.腹股沟直疝
直疝不是先天性的腹部异常,而是因为年龄增长,肌肉萎缩引起的腹股沟区腹壁薄弱,当有慢性咳嗽或前列腺肥大引起腹内压增高时,腹内容物经该区腹壁向体表膨出,形成半球形疝块。因这种疝的走行方向是直接向前的,所以叫直疝。它多发生在老年男性病人,临床表现与斜疝很相似,但疝块不进入阴囊,也很少发生嵌顿。
直疝亦需手术修补,但手术后较易复发。年老体弱,有严重疾病的直疝症病人,手术耐受力差,可用疝带压住疝囊口、阻止腹内容物突出。
3.股疝
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后方股静脉内侧有一个狭长的间隙,叫股管。股管的上口叫股环,是由坚韧的韧带围成。女性的骨盆宽阔,韧带较松弛,当腹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脏可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再从大腿前方一个叫卵圆窝的薄弱处突出即形成股疝。所以股疝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股疝的表现为大腿根部前内侧出现半球形肿块,可伴有胀痛,平卧时可回纳。但由于股环狭小,很容易发生嵌顿,因此女性病人如有腹痛、呕吐,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时,要特别注意检查有无股疝嵌顿。
股疝均应手术治疗。如出现嵌顿,更应立即手术,以免嵌顿的肠管发生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