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给予住院患儿良好的心理护理促使早日康复2

  2.后半年婴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婴儿在6个月时一般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的面孔,认识自己的母亲,并对母亲越来越有着强烈的依赖性。此阶段的婴儿住院,主要反应是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anxiety)即指婴儿跟他们的父母或最亲密的人分开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患儿哭闹不止,寻找母亲,避开和拒绝陌生人。如果住院时间较长,表现出不活泼、抑郁、退缩、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2)主要护理措施:①护士首次接触患儿时,先和父母谈话,使患儿对护士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以消除或减少陌生心理,不要突然从父母怀抱中把患儿强迫抱过来,而增加患儿恐惧心理。②护士要尽量固定,连续护理,以满足患儿感情上及其他方面的需要。③了解患儿住院前的习惯,鼓励家长把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医院,以减轻分离性焦虑,解除寂寞,满足其爱好,使之尽快适应住院生活、④保持与患儿父母的密切联系,做父母与患儿之间的桥梁。

  (二)幼儿期

  此期因为动作、认识及语言技巧已有了增进,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及行动。想冒险独立完成每一件事情与寻求保护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并使他们变得更容易受挫折和更需要帮助。

  1.幼儿对住院的反应

  (1)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而且害怕被父母抛弃。

  (2)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缺乏安全感。

  (3)幼儿语言的表达及理解能力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幼儿的话有可能被误解或被忽视,这些使他们感到十分苦恼。

  (4)2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探索世界,开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依赖别人的状态,发展自主性。患儿在医院里受到束缚,有可能形成羞怯、疑虑,甚至产生孤独感和反抗情绪。

  (5)幼儿开始知道身体器官的名称,但不知道其功能,不知道患病的含意及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要住院等。害怕打针、手术及害怕影响身体的完整性。

  (6)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三期的主要表现:①抗议期(protest)连续呼喊妈妈,拒绝护理,拳打脚踢,企图逃跑去找父母;②失望期(despair)越加感到没有希望找到父母,明显地表现出悲哀、压抑,面带愁容,没精打采,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可有退缩或抱怨行为,如吸吮自己的拇指或紧抱玩具不放。当父母来探视时表现哭泣,以安慰自己。③否认期(denial)如果患儿住院时间长,即可进入此期。不再抑郁,假装对周围的一切有较大的兴趣,假装乐意和其他人接触,表现得很愉快;把对父母的感情全部压抑下来,父母来院探望时,表现满不在乎,父母离开后不哭。出现此期反应的患儿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7)退化(resression):退行性行为是儿童倒退出现过去发展阶段的行为。如尿床、吸奶嘴和过度依赖等。退行性行为是儿童逃避压力常用的一种行为方式。

  2.主要护理措施(l)尽量固定护士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连续的护理,加强关心爱护,使其得到母爱的替代。

  (2)尽可能满足幼儿住院前的爱好及生活习惯,并耐心讲解医院内的生活安排及介绍周围环境,使其对陌生环境有所了解,减少焦虑情绪。

  (3)了解患儿惯用的词汇及表达需要和要求的特殊方式。非语言沟通方式是和患儿沟通的一条主要途径,患儿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等都能提供重要线索。同样,医护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语调等也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4)使患儿有机会适当地表现其自主性,如自己吃饭、穿衣或参与清理个人卫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不过分限制其活动。

  (5)及时处理破损的皮肤,使其感到安全和被重视。

  (6)患儿某部位活动受到限制时,要尽可能用其他方式进行代替,如限制了走路,可用童车代替,但要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三)学龄前期

  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显得成熟和自信,好奇心驱使他们更加喜欢独立自主。而不是单纯模仿成年人的言行,设法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发展出更加熟练的活动技巧,能更加独立地扩展活动空间,语言技巧的增进使他们更能询问和幻想。

  1.学龄前期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l)分离性焦虑:学龄前儿童与父母短期分离,在一般情况下反应不如婴幼儿强烈。但在住院期间,迫切希望得到父母的照顾与安慰。父母不在身边,会感到孤独无依、失望和不安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