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护理(公元220年至581年)
2008-06-25 09:34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一、社会发展概况
从190年至208年,经过19年的豪强大混战,最后形成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个割据势力。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帝名号,建立魏朝。这样早已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宣告结束,开始了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自称汉皇帝(汉昭烈帝,史称先主),建立汉(属汉)国,222年孙权称帝,国号为吴。魏汉吴三国的形成对东汉末年大战乱说来,是一个喘息时期。在这个时期,汉魏间战争,目的在争取统一,与混战的性质不同。三国内部皆有进步。
265年司马炎废除魏帝,自立为皇帝(史称晋武帝),建立西晋王朝,完成统一大业。西晋的统一,是东汉末年以来的一个进步,晋武帝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统一和发挥人民积极性的措施,但是,他大封皇子和宗室为国王,实行分封制度,并重用外戚。这两件使历史倒退的事伏下了大战乱的引火线。因而,号称天下安业的太康年间(280至289年),恰恰成为长期大战乱爆发前可怕的暂时寂静。之后即进入长期的战乱。
290年外戚杨贾两姓争权之乱,促使各种矛盾开始爆发。从而引起300年开始的诸王混战,继而引起304年开始的刘渊起兵反晋,到316年,西晋朝廷完全覆灭。从此以反晋为名的战乱转入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豪酋相继混战的阶段。这五族豪酋和汉族豪强相继在北方和巴属地区先后建立二十余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大战乱,直至439年,由鲜卑拓跋部统一了中国北部,史称北魏。
西晋末年大乱,北方一部分士族和大量劳动民众迁移到长江流域,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312年东晋王朝建立。东晋于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东晋南朝立国近三百年,除梁末大乱,其余战乱都是局部的、短期的,破坏性并不严重。大体上社会处于安定状态中,因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获得了必要的条件。长江流域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展起来。特别是杂炼生鍒的炼钢法的应用,使南方生产工具得到改进。水利的兴修,扩大了水田面积,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一向落后的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追上黄河流域的水平。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合起来,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繁盛。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比两汉更强大的唐帝国。东晋南朝在文化上的成就是划朝代的。书法、绘画、雕刻都完成了革旧变新的发展,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使历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大融化时期——北朝。魏太武帝439年消灭了十六国割据的残余,统一了黄河流域,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北魏末年大乱,由高欢和宇文泰分别建立东魏和西魏。继之由北齐取代东魏,由北周取代西魏。至581年隋取代北周建立汉族政权,北朝宣告结束。
二、脉学成就
中医诊病是应用四诊来观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运用从外测内、见证断病、以常衡变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以辩证、立法,作为用药的依据。四诊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要做到病无循情,需抓住四诊的要领。
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奠定了切脉法的基础。公元前2世纪,淳于意首创的医案中所记的病例,有切脉诊病的记述。到公元2世纪,张仲景著《伤寒论》,以人迎、寸口、趺阳三部取则,是一部“扼要法”,对于辩脉法与平脉法有详细叙述,总结了脉象、症状与用药的关系。到公元3世纪,魏晋间医家王叔和编纂的《脉经》十卷、九十七篇,则条理清晰,分门别类,突出24种脉象,使脉学理论和方法均趋于系统化,他在此书中将脉、证、治统一起来,指导临床实践便于临床应用。他还把24种脉象与寸、关、尺三部分的定位诊断叙述明白,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医家诊病开始着重切脉,逐渐成为必用的诊病技术。《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1600多年前)的一部论述各种脉象的专书。首创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明确提出双手六脉脏腑分配原则,为寸口诊脉临床普遍应用打下了基础。他发展了张仲景的人迎、气口、趺阳全身三部脉法。脉形等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医学的进步,并流传国外,如6世纪即传播到朝鲜、越南、波斯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脉经》是中国的脉学和医学,它对世界医学做出了贡献。
三、护理实践
我国古代医药护不分,护理实践的方式是由医家本人负责和安排的。有口头传授、技术操作示范指导,以及直接给予病人护理等。
口头传授多在随诊时交待。包括给药方时教给病人如何煎药,如何服药,服后出现呕吐、过敏、中毒现象与不良反应时如何再找医家诊治的复诊等,还要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服药“忌口”的范围。如外治,则教给病人如何调制散剂,如何捣制新鲜的草药,膏药如何敷贴,破损的皮肤如何处理等。还需让病人及家属协同解决病人的个人卫生,居室的环境卫生,食疗的配制,还有营养法等。另外,在诊治病人时还需注重情志护理;精神正常则阴阳平衡,正气内守,使机体处于正常状态,适应周围环境和四时变化,免受外邪侵袭。医家将这些情况介绍给病人与家属,取得他们的合作,以利患者康复。
晋代时,我国医学就提出“胎教”一词,是人们认识优生学的开始。南北朝时,北齐徐之才更具体提出,在妇人妊娠时需重视逐月养胎法,强调精神方面的护理最为重要。《列女传》(西晋皇甫谧撰)载“妊娠三月,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静,生子皆良”。显然,这种情志护理有利于母子健康。
除随诊时口头传授的各种护理内容和方式外,民间医生常亲自动手。不少医家来往于各地行医,有时被请到病人家中诊治,推拿、正骨、针灸、拔火罐、换药等,事事都由他们自己承担,同时他们教给家属如何为骨折病人制做拐杖,如何协助病人锻炼行走,如何隔离传染病人,如何洗换创面,包扎、喂饭、给药及楷齿等,并亲自示范技术操作,让家属学着做。那时,医疗护理全由他们独自完成,或者相对依靠家属。
医生为病人熬煎汤药,帮助病人炊事,有时还亲自喂药,喂饭,处理大小便、洗脚、擦背、剃头、刮胡子,完成许多家庭护理。
护理实践方式还体现在“四诊”上,通过望、闻、问、切,将观察检查所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病人自觉症状作为辩证、立法、用药、护理的依据,这是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也是辩证施护的实践方式。运用养生法也能达到护理的目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受道教的影响,养生方法多效法于道术,如吐纳、导引、行气等功法,让病人锻炼,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饮食调养,加强病人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总之,有人群就有护理的存在,如途中老人摔伤,池旁小儿溺水、邻里孕妇分娩、田间农民受伤等,医生进行诊冶的同时,也担负起医和护的双重任务。因此,护理实践的方式,范围广泛且多种多样。
四、医院的建立
据《周书王会篇》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在成周大会诸侯的会场,即设置有为诸侯治病的临时医疗机构。公元前7世纪,齐国政治家管仲曾设置一些机构,收容残疾人,并有医生负责医药治疗。这些机构具有“医院”性质。如果与4世纪由基督教建立于罗马的疗养院相比较,我国医院初步形成要早出欧洲十几个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开始盛行,佛教徒利用给病人诊疗的形式,推进宗教宣传。古籍载:“常山有奉法者兄弟二人,居去寺百里,兄妇疾笃,载出寺侧,以近医药”。寺院中有能治病的僧侣,又有效验的药物,因此病人乐意去求治,路远的病人可以寺院留宿,痊愈时离去,这是留医病院的起源。
受寺院佛教兴办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帝王将相与豪门贵族也开始效法创办类似医院的“慈善”机构。《南齐书》载:“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佛教),立‘大疾馆’收养贫民,给以衣食和医药”。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公元470年)三月下诏:“以连年水旱之灾,宣告天下,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治,所需药物,任医所言给之”。南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十一月,赐京师贫穷高年疾患不能自存者,供医药及衣食。南齐武帝永明九年(公元491年),京邑大水,竟陵王子良开仓赈灾,贫病不能自立者,于第北立收寄,给医及药。
从以上所列各条内容,可见我国建立公立临时性医院与私立慈善医院性质的机构,在南北朝时已经形成,医院的建立已打下基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