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 正文

维生素B12使用方法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药理学:

  药效学①维生素B12为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需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叶酸在体内必须经还原作用转变为二氢叶酸,然后在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下,成为四氢叶酸。甲基钴胺能使四氢叶酸转化为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后者在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转化过程中具有供给“一碳基团”的作用。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可催化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使之还原为N5-甲烯基四氢叶酸。在甲基钴胺参与下,N5-甲烯基四氢叶酸脱去甲烯基,再成为四氢叶酸,而甲烯基则转移给同型半胱氨酸以形成蛋氨酸。这样体内必须维持足够量四氢叶酸,以供大量DNA合成。因此缺乏维生素B12时,其对血液学影响与叶酸相似,即DNA合成受阻,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所以维生素B12间接参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②奇数碳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氧化生成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必须有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和辅酶B12参与。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时,可引起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如果甲基丙二酸沉着于神经组织中,可能使之变性。③S-腺苷蛋氨酸和蛋氨酸主要由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的甲基而形成。甲基维生素B12是上述反应的辅酶。因此维生素B12的缺乏,可以导致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的合成障碍,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因之一。

  药动学口服维生素B12在胃中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当该复合物进入至回肠末端时与回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的受体相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肠粘膜细胞,再吸收入血液。口服后8~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肌注40分钟时,约50%吸收入血液。肌注维生素B121mg后,血药浓度在1ng/ml以上的时间平均2.1个月。维生素B12吸收入血液后即与转钴胺相结合,转入组织中。转钴胺有三种,其中转钴胺Ⅱ是维生素B12转运的主要形式,占血浆中维生素B12总含量的2/3。肝脏是维生素B12的主要贮存部位。人体内维生素B12贮存总量为3~5mg,其中1~3mg贮于肝脏。口服维生素B12,24小时后肝中维生素B12的浓度达到高峰。5~6日后,约有用量的60~70%仍集中在肝脏。主要经肾排出,除肌体需求量外,几呼皆以原形随尿排出。肌注维生素B121mg,72小时后,总量的75%以原形随尿排出。尿排出量随注入量而增加,肌注5μg后,8小时排出3~4μg;肌注1mg后,8小时排出量可达330~470μg。

  适应症:

  抗贫血药。用于巨幼细胞贫血,也可用于神经炎的辅助治疗。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内因子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热带性或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肠道切除后引起的盲端形成和小肠憩室以及短二叶裂头绦虫肠道寄生等所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下列情况对维生素B12需求增加,可给予适当补充:哺乳、妊娠、长期素食者,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患、反复发作的溶血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感染及恶性肿瘤。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治疗维生素 B12缺乏症,起始一日 25~100μg或隔日 50~200μg,共 2周;如伴有神经系统表现,每日用量可增加至 500μg。以后每周肌注 2次,每次 50~100μg,直到血象回复正常;维持量每月肌注 100μg。

  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治疗维生素 B12缺乏时,隔日一次,每次 25-50μg,共2周;维持量每月 1次,每次 25-50μg。

  [制剂与规格]维生素 B12注射液(1)1ml:0.05mg(2)1ml:0.1mg(3)1ml:0.5mg(4)1ml:1mg肌注,每次50-200微克,一日或隔日一次。治疗神经系疾病用量酌增。

  禁用慎用:

  (1)痛风患者如使用本品,由于加速核酸降解,血尿酸升高,可诱发痛风发作,应加注意。

  (2)神经系统损害者,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宜应用维生素 B12,以免掩盖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现。

  (3)心脏病患者注射维生素 B12有可能增加血容量,导致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恶性贫血病人应用维生素B12治疗可发生轻型红细胞增多症及末梢血管血栓形成。

  给药说明:

  ①恶性贫血口服维生素 B12无效,必须肌内注射,并终身使用;②用量过大,并无必要,不但浪费,有时带来不良反应;③与维生素 B12代谢无关的各种贫血、营养不良、病毒性肝炎、多发性硬化症、三叉神经痛、皮肤或精神疾患等,应用维生素 B12治疗均无疗效,不应滥用;④维生素 B12不得作静脉注射。

  (1)利伯病(Leber‘s disease)即家族遗传性球后视神经炎及抽烟性弱视症。血清中维生素 B12异常升高,如使用维生素 B12治疗可使视神经萎缩迅速加剧,但采用羟钴胺则有所稗益。

  (2)维生素 B12缺乏可同时伴有叶酸缺乏,如以维生素 B12治疗,血象虽能改善,但可掩盖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对该类患者宜同时补充叶酸,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3)维生素 B12治疗巨幼细胞贫血,在起始 48小时,宜查血钾,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低血钾。

  不良反应:

  (1)肌注偶可引起皮疹、瘙痒、腹泻以及过敏性哮喘,但发生率很低,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

  (2)可引起低血钾及高尿酸血症。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有报告发生荨麻疹、湿疹及皮疹、腹泻与过敏性哮喘,但发生率很低,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

  大剂量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2,特别是羟钴胺也可致有痤疮,但不常见,并且是良性的。

  除上述在肌内注射时的反应外,还可引起低血钾症及高尿酸血症。

  相互作用:

  (1)应避免与氯霉素合用,否则可抵消维生素 B12具有的造血反应。

  (2)维生素C在体外试管中可破坏维生素 B12。曾有志愿者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 C,每次1g,一日 3次,共 3年,发现血清维生素 B12浓度降低。不应大量摄入维生素 C。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或秋水仙碱等,可以减少维生素 B12从肠道吸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