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临床医生探索通过观察内脏的病变准确诊断疾病的各种方法。内镜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这种思路逐步演进的过程,也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以胃镜为例,自1869 年德国医生Kussmaul 树成硬式胃镜以来,胃镜检杳经历了由硬式而半曲,由纤维镜至电子镜的发展历程。1957 年美国医生Hirschowitz首先使用纤维胃镜之后,日本学者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将数以万计的特制光学纤维按一定次序和数量排列,分别接上目镜和物镜,保证了优质的导光;先进的冷光源,保证了内镜的亮度;柔软、纤细可屈的镜身使操作灵巧,观察方便,患者痛苦亦大大减少;可控制的先端,扩大了内镜的视野,消灭了检查的盲区;不断改进的送水、送气和吸引装置,保证了插镜的效率和视野的清晰度;通过摄影、录像还可以记录各种病变,供会诊,教学使用。活检钳、细胞刷的使用,可配合进行病理检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各种治疗附件的使用还可以进行止血、圈套结扎等内镜治疗,使近30 年来纤维内镜不仅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上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且开辟治疗的新领域,形成新兴的治疗内镜(therapeutic endosopy)领域。随着电子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近10 年来电子内镜得以广泛使用,它完全改变了原有纤维内镜由光学纤维导光与窥视的性质,其先端精细的微型电子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组成图像传感器,相当于微型真空摄像管,进入胃肠腔后,可清晰摄录腔内图像,通过电缆传递至图像处理中心,最后显示在电视荧光屏上,勿需窥察,可供多人同时观看,图像清晰细致,形象逼真。电子内镜无光导纤维断裂之弊,图像内不会出现黑点或亮度损失;其先端CCD 的像素(picture elements)较纤维镜的光导纤维束多2~3 倍,使图像变得更加清晰、逼真,分辨率亦更高;电子内镜不吸收光,因此较纤维镜的颜色亦更为真实。加上固定画面、摄影、录像的配合,有利于记录及会诊。与计算机及图文处理系统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资料的储存、图像的采集、分析与交流。成为现代消化疾病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它正在逐渐取代光学纤维内镜成为新世纪腔内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先进手段。由此,将大大推动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进展。根据同样原理制成的内镜不仅可对小肠、大肠、胆管、胰管等部位进行检查、治疗,尚可扩展到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胸腹腔病变进行诊断、治疗,因而形成一个崭新的诊治领域,称为内镜学(endoscopiclogy) ,达到内镜技术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