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直肠脱垂是如何分类的?

  国内外对直肠脱垂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国内则是1975年全国肛肠衡水会议制订的标准具体如下,共分三度。

  Ⅰ度: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6cm.

  Ⅱ度: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Ⅲ度: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上述的三度分类,实际是以下三型:

  Ⅰ型:粘膜脱垂型:是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

  Ⅱ型: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

  Ⅲ型:在Ⅱ型的基础上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