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业医师《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医学行为动机和医学行为效果

  (一)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

  1、动机论

  是认为道德评价只能看行为动机,只能以行为动机为依据的理论。动机论的代表主要是义务论者,如康德、布拉德雷、儒家以及基督教伦理学家们。

  2、效果论

  是认为道德评价只能看行为效果,只能以行为效果为依据的理论。效果论的代表是功利主义者,如边沁、约翰o穆勒、西季威克、摩尔等。

  (二)医学行为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1、两者是统一的

  (1)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行为。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两者又是对立的

  (1)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

  医学行为动机是医学行为中的主观因素,是行为中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而医学行为效果是医学行为中的客观因素,是实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

  (2)两者的善恶表现时常表现出不一致。

  由于医学行为受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同一医学行为,有着好的医学动机,不一定出现好的医学效果;好的医学效果,不一定意味着有好的医学动机。

  (三)依据医学行为动机和医学效果正确地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重两者的统一性

  2、对具体医学伦理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侧重效果

  3、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进行评价侧重动机

  4、坚持长期的观点,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进行公正评价

  二、医学行为手段和医学行为目的

  (一)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

  1、目的决定论

  认为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只需依据行为目的。

  2、手段决定论

  认为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只需依据行为手段。

  (二)行为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辨证关系

  医学行为就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为了什么"而进行的活动,由此可知,医学行为是由医学行为动机和医学行为目的组成。所谓医学行为目的,就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用来达到的医学行为结果;所谓医学行为手段,就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用来达到行为结果的行为过程。

  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关系。

  1、两者是统一的

  一方面,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手段离不开目的,医务人员选择的任何手段,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同样,目的也离不开手段,医务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离开了一定的手段就会变成了空洞的、无法实现的遐想。

  另一方面,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是相对的,相对于一定的行为,行为过程是手段,行为结果是目的;但在更大的行为中,包括上述行为手段和目的的整个行为,又是该更大行为的手段。

  2、两者又是对立的

  一方面,在具体的医学行为中,行为目的和手段总是确定的,手段是过程,目的是结果,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在具体行为中,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的善恶表现有时会不一致。(三)依据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正确地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意两者的统一性

  2、医学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医学行为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3、正确认识医学行为手段的道德性

  (1)道德的医学行为有时需要"必要害"的手段。

  (2)道德的医学行为还要求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医务人员选择的医学手段应该是经过医学实践证明是最佳的。所谓"最佳的",是指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该诊治手段的效果是最好的;防治对象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

  其次,医务人员选择医学手段应该是实事求是。医务人员选择医学手段应该至少考虑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以及病人的疾病的性质诸要素,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