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脏感觉冲动的传入径路
内脏器官除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外,还有感觉神经分布。内脏感觉神经元也是假单极神经元,其胞体亦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周围突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和盆内脏神经)分布。其中枢突进入脊髓和脑干,分别止于脊髓后角和孤束核。内脏感觉纤维一方面借中间神经元与内脏运动神经元联系,形成内脏反射,或与躯体运动神经元联系,形成内脏—躯体反射;另一方面经过一定的传导路传至大脑皮质产生各种内脏感觉。
但其确切通路,迄今知之甚少。
二、内脏感觉的特点
l)对于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例如正常的胃蠕动和心脏跳动不能感觉到。但在内脏进行比较强烈的活动时,即可产生内脏感觉,如胃的饥饿收缩可以引起饥饿感觉。
2)对触觉、切割、烧灼等刺激的感受很迟钝,但对牵拉、膨胀等刺激很敏感,能引起痛觉。
3)内脏痛是弥散的,定位不准确。
内脏感觉的这些特点,可能与内脏感觉纤维数目少,末梢稀疏,传入途径分散有关。
三、内脏与皮肤的关联及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有痛觉或感觉过敏,这种现象称牵涉痛。例如,心绞痛时可感到左胸前壁及左肩、左上臂内侧疼痛,肝胆疾病可引起右肩疼痛等。
关于产生牵涉痛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传导患病脏器的传入神经和被牵涉皮肤的感觉神经进入同一个脊髓节段,从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可扩散到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并经同一上行传导束,传至大脑皮质。当内脏痛觉神经到达大脑时会“误认”为来自皮肤,从而产生牵涉痛。产生牵涉痛的相关皮肤区称为Head带,即感觉过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