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预防医学考试辅导——地方病防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地方病及其分类

  地方病按病因学分类有:

  1.生物源性地方病  是由媒介传播的或寄生虫性疾病!其中有些是国家法定的传染病。基于这些疾病同样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和区域特点,而将其列为地方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2.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是因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过量、缺少或比例失调引起的疾病。

  也称为化学元素性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二、地方病的防制原则

  1.社会性防制措施

  (1)建立和健全地方病防制管理机构,在地方病病(疫)区组建专业防制队伍,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组织和指导人民群众开展地方病防制活动。

  (2)建立地方病监测系统,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地连续观察地方病的消长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及时作出病(疫)情预报。

  (3)组织普查普治,筛检地方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技术性防制措施

  (1)生物源性地方病防制 由于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因是病原体,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可采用消毒、杀虫、灭鼠及预防接种等措施。

  (2)化学元素性地方病防制

  ①针对环境病因,纠正化学元素的数量多寡与作用强弱,使之适合人类维持健康所必需的水平,如改水除氟、食盐加碘等。

  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早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发展。但此举必须是在纠正环境病因后才能得以奏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