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利福平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一例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患者女性,42岁。因咳嗽、左侧胸痛3个月伴胸闷1个月于1998年8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12月上旬出现咳嗽,多为干咳,伴左侧胸痛,时有间断发热、伴有盗汗,无咯血。1998年1月在当地医院摄胸片示右上肺结核及左侧少量胸腔积液,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第2天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呼吸急促,停用抗结核药物后上述症状消失,改服中药治疗2个月。

  因症状加重,于1998年8月2日入我院。查体:消瘦,中度贫血貌,左侧第4前肋以下叩诊实音,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胸片示:右肺尖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左第4前肋以下呈大片状致密影。诊断:右上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0.3g每日1次;利福平0.45g每日1次;链霉素0.75g每日1次,肌肉注射。于用药后第2天又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类似第一次抗结核治疗时症状。

  心率120次/分,律齐,血压82/54mmHg(1mmHg=0.133kPa),呼吸32次/分。即予以吸氧、静脉补液支持治疗,症状持续约10小时后缓解。考虑为利福平所致的上述反应,停用利福平,加用吡嗪酰胺0.5g每日3次,抗结核治疗。患者未再出现任何不适,同时配合胸腔穿刺抽液及营养支持治疗,1个月后胸腔积液基本吸收,患者无不适,继续抗结核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讨论

  利福平引起的最常见副作用为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多种过敏反应,包括药物热、皮疹、急性肾功能衰竭、胰腺炎、剥脱性皮炎和休克等,而该例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呼吸次数达32次/分。发病机制可能为Ⅰ型超敏反应,导致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给予吸氧、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症状迅速缓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5年好课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