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温病学: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