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由肠道内的蛔虫进入胆道引起。其临床表现多样,但典型的症状包括突发性的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可向背部、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诊断胆道蛔虫病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临床表现:患者主诉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尤其是位于剑突下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绞痛,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在疼痛缓解后可出现短暂的黄疸现象。
2.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 肝功能检测:胆道受阻时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肝酶升高(如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上升。
3.影像学检查:
- B超: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胆管扩张及其中的线状或条索状虫体影像。
- CT 或 MRI:对于B超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可进一步选择CT或MRI,有助于发现更细微的变化和并发症。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当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可以考虑进行此项检查。它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胆道内的状况,还可以同时采取治疗措施。
4.其他辅助诊断:
- 粪便检查:可发现蛔虫卵,但阳性率较低。
- 胆汁分析:通过内镜抽取胆汁进行显微镜检,有时能直接找到虫体或其碎片。
综上所述,胆道蛔虫病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