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尿道损伤的临床护理-护士资格考试

尿道损伤的临床护理是护士考试中涉及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

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又因为解剖上的特殊性,尿道损伤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壮年时期,女性较少。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尿道损伤的原因有尿道内灼伤、钝性损伤、穿通伤、撕裂伤及锐器切割伤。依照损伤程度分为:尿道粘膜损伤、尿道部分断裂和尿道全层断裂。尿道损伤处理不当,常形成瘢痕愈合而致排尿困难。

一、心理护理

血尿是泌尿系损伤的常见症状,血尿的多少与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的焦虑、紧张亦随血尿的多少而变化,患者常对能否保住肾脏和是否出现性功能障碍而担忧。尿道损伤后病人情绪低落,尤其是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情绪急躁,担心手术和预后的种种顾虑,食欲下降,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护理,护士要鼓励病人能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与病人沟通,以了解病人恐惧的原因和程度;给病人和家属解释出现各种症状如血尿、疼痛和尿外渗等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效果,以消除病人和家属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基础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遵医嘱应用止痛剂。加强病房管理,创造整洁安静的修养环境;严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多与病人交流,了解需要,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二、防止休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与腹痛情况,了解有无休克及其他合并症;对于有休克早期表现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止痛药和止血药等;维持有足够的尿量,使病人顺利度过休克关。严密观察血尿的次数、量和颜色的变化等,如血尿不断加重,颜色加深,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病人得到及时的处理。防止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各项操作中应严格无菌;协助医生作好尿外渗部位的切开引流,并作好引流创口的护理;对于有感染征象者,可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三、皮肤护理

监测患者皮肤状况,包括有无发红、水肿、损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防止受压部位发生压疮,建立翻身卡,指导和协助患者卧床时翻身,记录翻身的时间、皮肤情况,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无渣屑,沐浴时动作轻柔,浴后保持皮肤干燥。

四、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

应卧硬板床保持平卧位,尿道损伤出现急性尿潴留,无法插入尿管,协助医生作好耻骨上穿刺的准备。注意腰部肿块与压痛范围是否扩大以及有无腹膜炎的表现,疑有内脏损伤时,应及时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五、疼痛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受伤侧躯体或上腹部的疼痛,一般为钝痛,这是因为肾被膜张力增大或者软组织损伤导致所致。血尿通过输尿管时也经常发生绞痛。尿、血液渗透到腹腔或者同时合并有腹腔内脏损伤,可能出现腹部疼痛、触痛、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如有必要可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哌替啶。如果有尿外渗,组织水肿,需及时协助医师进行切开引流或伤后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抬高阴囊减轻水肿以减轻疼痛。

六、术后护理

(一)感染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术后应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同时避免引流管打折、阻塞。避免敷料潮湿,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负压引流管/烟卷引流条在术后2~3日拔除。暂时性的膀胱造瘘口,一般保留7~14天,如要拔除,必须先夹管,观察是否能自行排尿,只有在通畅的情况下才能拔除。如要长期保留,则要求在无菌的条件下,每隔2周更换造瘘管1次。腹膜外放置橡皮引流管时,应接负压引流瓶,持续或间断吸出膀胱周围残留的尿液与分泌物,一般于术后3~4天拔除。

(二) 加强生活护理

卧床休息术后3天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3天后根据病情在床旁轻微活动,如出现血尿、心慌等应停止活动。肾挫伤避免突然翻身或更换卧位,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术后与病人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在护士的协助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进餐、洗脸、漱口等。协助病人床上大便,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将日常用品如口杯、痰盂、卫生纸等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教会病人使用床头传呼器,以便随时呼叫,给予帮助,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合并骨盆骨折的泌尿系统损伤病人,术后需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尿道损伤的病人

术后坚持定期作尿道扩张时,防止尿道狭窄。对尿道断裂的患者,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尿道外口,作好清创引流口的清洁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骨牵引患者也应尽早开始局部按摩。功能锻炼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足趾伸屈等活动,随着身体的康复逐渐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护士资格课程

两大班次,选你所需

5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