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A4题型
(87~89题共用题干)
患儿出生后即被发现腭部裂开,检查见腭垂、软腭及部分硬腭裂开,牙槽嵴完整。
87.根据上述症状该患儿的诊断是
A.先天性单侧完全性腭裂
B.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
C.先天性单侧不完全性腭裂
D.先天性完全性腭裂
E.先天性软腭裂
88.不属于腭裂临床表现和特点的是
A.腭垂裂
B.吸吮功能障碍
C.腭裂语音
D.上唇到鼻底完全裂开
E.听力功能的影响
89.腭裂分类法中的Ⅲ°腭裂是指
A.限于腭垂裂
B.全腭裂开,由腭垂到切牙区,包括牙槽突裂
C.仅软腭裂开,有时只限于腭垂
D.部分腭裂,裂开未到切牙孔
E.以上都不对
(90~9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舌癌术后5年,术后曾行颈部及颌下区放疗,放射剂量不详,1个月前出现下颌牙龈溃疡,经久不愈,且局部骨外露伴下颌区域针刺样剧痛。
90.根据上述症状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放射性颌骨坏死
B.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D.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E.下颌牙龈癌
91.此患者最佳的方法是
A.切开引流
B.射频治疗
C.高压氧治疗
D.局部放疗
E.全身化疗
92.如进行手术治疗应选择的以下哪种方式
A.骨髓炎刮治术
B.三叉神经撕脱术
C.局部骨方块切除术
D.待死骨分离后摘除死骨
E.在死骨边缘的正常骨内行死骨切除
9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对放射线平均耐受量约为6~8周给予
A.10~30Gy
B.30~60Gy
C.60~80Gy
D.80~l00Gy
E.100Gy以上
(94~97题共用题干)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麻醉,根据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麻醉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不同的麻醉各具特点,口腔专业医师必须掌握局麻的操作,熟悉全麻的基本知识。
94.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丁卡因
B.普鲁卡因
C.赛洛卡因
D.布比卡因
E.阿替卡因
95.毒性最强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阿替卡因
C.利多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96.特别适合费时较长的手术,麻醉维持时间较长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阿替卡因
C.利多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97.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的浓度是
A.0.05%~0.1%
B.0.1%~0.2%
C.0.25%~0.5%
D.2%~3%
E.1%~2%
(98~10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24岁,左上智齿颊向高位阻生,医师拟订拔除智齿。
98.完成局麻注射后,患者同时感到恶心、想吐,余无异常,这是由于
A.麻醉了腭中、腭后神经
B.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
C.麻醉了腭大神经
D.麻醉药过敏
E.中毒反应
99.在行左上颌结节麻醉时,出现左颊面部血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注射针头污染所致
B.局麻药中未加入肾上腺素
C.注射深度过浅,麻药液存于黏膜下
D.刺破了翼静脉丛
E.损伤了上牙槽后神经
100.拔除该牙应麻醉的神经是同侧的
A.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腭后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E.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101.注射局麻药后同侧颊部随即出现肿胀,可能是由于
A.水肿
B.气肿
C.血肿
D.感染
E.嚼肌痉挛
(102~104题共用题干)
患者46岁,右侧腮腺反复肿大两年,自述每于进食时右侧腮腺憋胀感,并伴轻微疼痛,晨起时自觉口腔内有咸味分泌物,口干不明显。检查见右侧腮腺轻度增大,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口稍红,可触及发硬、呈条索状的导管,挤压腺体可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唾液。
102.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舍格伦综合征
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腮腺淋巴结炎
D.腮腺结核
E.流行性腮腺炎
103.为明确诊断需作腮腺造影检查,一般采用的造影剂是
A.40%泛影葡胺
B.60%泛影葡胺
C.20%碘化油
D.10%碘化油
E.60%碘化油
104.该患者最可能的腮腺造影表现为
A.造影剂外溢
B.导管移位,呈密集线束状,腺体内有充盈缺损
C.导管中断,或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
D.主导管扩张,粗细不均,似腊肠样改变,末梢导管扩张
E.主导管呈葱皮状改变,末梢导管变细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