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 复习资料 > 正文

口腔主治医师考点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关于“口腔主治医师考点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发病率为10%〜25%,女性患病率一般高于男性,好发于10〜30岁。本病呈周期性复发且有自限性,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性溃疡。同义名有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根据溃疡大小、深度、数目不同,分为轻型阿弗他溃疡、重型阿弗他溃疡、疱疹样溃疡三种。

病因:病因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免疫因素

2.遗传因素

3.系统性疾病因素

4.感染因素

5.环境因素

6.其他因素

病理:

主要为上皮破溃、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等。重型溃疡可深及黏膜下层,除炎症表现外,还有小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腺管上皮增生,直到腺小叶结构消失,由密集的淋巴细胞替代,呈淋巴滤泡样结构。

【进阶攻略】

临床表现:

1.轻型阿弗他溃疡(MiRAU)最常见,约占RAU的80%。

(1)溃疡不大,直径一般为5〜10mm,圆形或椭圆形,周界清晰,孤立散在,深及,数目不多,每次3〜5个不等。

(2)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角化程度高的龈、腭部较少发生。

(3)发作时溃疡有“凹、红、黄、痛”特征,即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附有黄色假膜,灼痛朋显。

(4)复发有规律性,可分为发作期、愈合期及间歇期。整个发作期一般持续1〜2周。

2.重型阿弗他溃疡(MaRAU)又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

(1)发作时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直径可达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直至肌层。周边红肿隆起,扪之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

(2)溃疡常单个发生,初始好发于嘴角,其后又向口腔后部发作的趋势。

(3)发作期可长达月余甚至数月,也有自限性。

(4)溃疡疼痛较重,愈合后可留下瘢痕,甚至造成舌尖、腭垂组织缺损。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HU)又称阿弗他口炎。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直径约2mm,不超过5mm,可达数十个之多,似有“满天星”感觉。相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明显,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重大等症状。发作规律痛MAU,不留瘢痕。

【易错易混辨析】

鉴别诊断:

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本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有自限性的口腔溃疡;眼可有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脉络膜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等病变,眼病由于反复发作,可造成视力逐步减退,甚至失明;生殖器病损,男女生殖器官黏膜均可出现溃疡,但一般间歇期较口腔溃疡大,也有同时出现肛门直肠损害的情况;皮肤损害较常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毛囊炎及针刺反应阳性;白塞病还可伴有关节、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全身症状或损害,所以在诊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时候一定要问清病史及时发现白塞病患者,并建议患者到相关科室治疗。

创伤性溃疡:溃疡的形态常与慢性机械损伤因子基本契合,周围有炎症性增生反应,黏膜发白。除去创伤因子后,损害可逐渐好转。

恶性肿瘤:溃疡深大,病变进展迅速,基底有细颗粒状突起,似菜花状;基底有硬结,边缘部位比结核损害更硬,相应的淋巴结坚硬、粘连。

结核性溃疡:为口腔中最常见的继发性结核损害。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但常见于舌部,为慢性持久性溃疡。通常溃疡边界清楚或呈线形,表现为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其底覆有少许脓性渗出物,除去渗出物后,可见暗红色的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并向中央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

疱疹性口炎:多发生在儿童,黏膜上有较大面积的充血区。黏膜上溃疡数目多且较小,有的仅针尖大,融合时溃疡增大呈多环状,患者疼痛难忍,唾液增多。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网校提供给各位考生【免费刷题工具-正保医学题库】,每日打卡刷题,保持备考状态;日常积累,逐步巩固!

【微信扫描/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题库】

小程序

相关推荐:口腔主治医师考点练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