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龋病的三级预防及预防方法-口腔助理医师复”,为方便大家复习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涉及的考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龋病的一级预防包括: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二级预防包括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发现早期龋及时充填。三级预防包括:防止龋病的并发症和恢复功能。
龋病的预防方法包括:菌斑控制(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其中化学控制菌斑的药物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和三氯生(三氯羟苯醚)。还有其他方法,包括:植物提取物、生物方法(酶类)、抗菌斑附着剂(茶多酚、甲壳胺)。
其他预防龋病的措施还有:
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蔗糖是致龋性最强的糖,而乳糖的致龋性较弱,故需要控制糖的摄入,减少摄糖频率,并且每次摄糖后应注意口腔的清洁。使用糖代用品(木糖醇),增强牙抗龋力的同时通过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等措施。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学龄前儿童建议每3——6个月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对于学龄儿童应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而成人则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当然,对于龋易感者,建议缩短定期复查的时间。
【进阶攻略】此部分内容重点掌握龋病的三级预防,了解其预防措施即可。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龋病的三级预防及预防方法-口腔助理医师复”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栏目。
【推荐】
2020口腔医师“口外”刷题及专业师资解析直播回放
2020国家口腔助理医师现场审核时间预约提醒
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全年复习计划表(详细)!
【复习攻略】2020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资料/备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