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叉神经痛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备战2021口腔助理医师有帮助!
三叉神经痛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痛概述
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2.分类
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且应用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症状性):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
3.病因
三叉神经痛病因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主要学说: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
4.病理表现
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意见不一。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5.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
“扳机点”: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患者不敢触碰。
疼痛: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特殊动作(揉搓、咀嚼等)可减轻患者疼痛。
发作时: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唾液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起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
在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要求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牙史。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因病变部位的不同,伴有面部皮肤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听力降低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三叉神经痛诊断及鉴别诊断
1.定分支检查
明确罹患的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
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
下颌支:颏孔、下唇、口角区、耳屏部、颊黏膜、颊脂垫尖、舌颌沟,并须观察在开闭口及舌运动时有无疼痛的发作。
各“扳机点”痛阈高低不同,检查时的刺激强度也应由轻至重作适当的改变。
(1)拂诊:以棉签或示指轻拂可疑之“扳机点”。
(2)触诊:用示指触摸“扳机点”。
(3)压诊:用较大的压力进行触诊。
(4)揉诊:对可能的“扳机点”用手指进行连续回旋式重揉动作,每一回旋需稍作刹那停顿,往往能使高痛阈的“扳机点”出现阳性体征,多用作眶下孔和颏孔区的检查。
2.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1)感觉功能
(2)角膜反射
(3)腭反射
(4)运动功能
凡出现上述神经功能性改变者,说明神经径路上有损害,常见的为占位性病变,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3.诊断
病史、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和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在初步确定疼痛的分支后,用1%——2%的普鲁卡因在神经孔处行阻滞麻醉,以阻断相应的神经干,这属于诊断性质的封闭。
第一支痛时,应封闭眶上孔及其周围。第二支痛时,可根据疼痛部位将麻药选择性地注入眶下孔,切牙孔、腭大孔、上颌结节部或圆孔。第三支痛时则应作颏孔、下牙槽神经孔或卵圆孔的阻滞麻醉。
在封闭上述各神经干后,如果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可通过刺激“扳机点”以试之),则可确定是相应分支的疼痛。最好是在1——2天后再重复进行一次诊断性封闭,则更能准确地确定患支。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口腔修复学》知识点汇总
专治备考没时间!2021口腔助理医师考点速记神器出炉!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黏膜病学》重要考点小结
【内部资料】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备考手册之高频考点128条
“三叉神经痛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分享,更多有关口腔助理医师辅导资料的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