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家掌握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牙周炎有关考点,医学教育网编辑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牙周炎核心考点小结”具体资料分享如下: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支持组织上的炎症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龈牙结合上皮破坏致使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出现。
牙周炎活动期的病理变化
1.菌斑、软垢及牙石的堆积。
2.炎性渗出物,可检测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3.糜烂或溃疡,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及渗出物移出至牙周袋内。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深牙周袋。
5.胶原纤维水肿、变性、丧失,大部分已被炎症细胞取代,牙槽嵴顶骨吸收明显。
6.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牙槽骨吸收、破坏。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由于骨的吸收、破坏,导致牙周膜间隙增宽。
8.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与牙骨质牢固地附着。
牙周炎发展过程:
1.始发期:中性粒细胞(主要)。
2.早期病变: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牙龈炎。
3.病损确立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主要:B 淋巴细胞)、浆细胞。 (主要)浅牙周袋,牙槽骨未吸收。
4.进展期: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上可分为三种情况
龈袋 :假性牙周袋
牙槽骨的高度未丧失
牙龈增生、肥大。
骨上袋
牙槽骨水平吸收
牙周袋底位于牙槽嵴顶上方
骨内袋
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
牙周袋底位于牙槽嵴顶下方
静止期(修复期)的病理变化
1.沟内炎症明显减少,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还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
2.牙槽骨的吸收呈静止态,一般看不到破骨细胞。常可见原有的吸收陷窝区有新的类骨质形成。
3.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增生的粗大胶原纤维束附着在根面的牙骨质上,被牵拉增厚或呈棘状增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编辑推荐:
【技能福利】201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0元精选体验课上线!
医师机考模拟系统|201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机考模拟系统免费体验!
医考爱打卡|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刷题神器在手,考试不担忧!
备考宝典|201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18个科目复习技巧+考点精讲汇总
2019年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精选课程讲义及视频资料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牙周炎核心考点小结”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