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2.COPD核心词是:咳、痰、喘;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标志性症状。
3.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持续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4.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简称一秒率,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一秒率<0.70及FEV1%预计值<0.80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要条件。
5.COPD可分为:①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需要改变用药方案;②稳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12.Ⅰ型呼衰与Ⅱ型呼衰的对比
13.肺结核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抗结核药:五种一线药名称及英文缩写: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S-链霉素;Z-乙胺丁醇。
14.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并随体位改变而加重;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
15.支气管扩张:影像学是诊断的重要检查,包括:①胸部X线片,早期轻症患者常无特殊发现,或仅有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局部增多及增粗现象。支气管柱状扩张典型的X线表现是轨道征,为增厚的支气管壁影。囊状扩张特征性改变为卷发样阴影,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②胸部CT,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高分辨CT(HRCT)较常规CT具有更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力,它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为基本单位的肺内细微结构,已基本取代支气管造影,作为确诊支气管扩张诊断的重要依据。③支气管造影,主要用于准备外科手术的患者,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
16.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患者: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7.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核心知识: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及上胸部皮肤明显充血潮红);出血(鞭击样);肾损(蛋白尿)。
18.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19.人体感染伤寒杆菌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应用血清伤寒杆菌凝集反应(肥达反应)检测血清中“O”和“H”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vi”抗体的检测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
20.伤寒首选喹诺酮类治疗。
2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状。
22.霍乱核心表现:急性起病,多无发热;先泻后吐;米泔水样便,无粪臭,可有鱼腥味;无腹痛,无里急后重,脱水;低钠抽筋(腓肠肌、腹肌)。
23.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血涂片找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的主要依据。
24.疟疾用药:氯喹---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伯氨喹---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乙胺嘧啶---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
25.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感染人引起的急性自然免疫源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早期以急性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肿大等为特征,中期严重者引起肺出血、肝、肾损害,脑膜脑炎等,后期可有眼与神经系统后发症,首选青霉素治疗。
26.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疣状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皮损瘙痒、灼痛或性交后疼痛不适。皮损多发生在性交时易受损的外阴部位。初期为散在或呈簇状增生的粉色或白色小乳头状疣,柔软,有细的指样突起。病灶增大后互相融合,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
27.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诊断尖锐湿疣。如果皮损不典型,可结合醋酸白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挖空细胞)以明确诊断。
28.获得性梅毒
(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传染性极强。
(2)二期梅毒:有皮肤黏膜损害、骨关节损害、眼损害、神经损害、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和内脏梅毒。传染性强。
(3)三期梅毒:有皮肤黏膜损害(主要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骨梅毒(最常见为长骨骨膜炎)、眼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
29.骨折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30.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31.骨折急救处理具体包括: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32.骨折功能复位:即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正常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功能复位的标准: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无骨骺损伤者下肢短缩不超过2cm。③成角移位: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上肢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旋转功能。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33.运动系统常考的两对英文字母
34.股骨颈骨折按X线表现分类
(1)内收骨折:是指Pauwels角大于50°的骨折。由于骨折面接触较少,容易再移位,属于不稳定性骨折。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2)外展骨折:是指Pauwels角小于30°的骨折,由于骨折面接触多,剪力小,不容易再移位,属于稳定性骨折,但如果处理不当,如过度牵引、外旋、内收,或过早负重,也会移位,变为不稳定骨折。
35.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鉴别:
(1)前者髋部肿胀及瘀斑,有压痛;后者转子区出现疼痛、肿胀、瘀斑。
(2)前者患肢出现外旋畸形,一般45°~60°之间;后者下肢外旋畸形明显,可达90°。
(3)前者Bryant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股骨大转子上移在Nelaton线之上。
36.诊断髋关节结核的试验: “4”字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托马斯(Thomas)征。
37.各种脱位大总结
38.膝关节韧带损伤:①侧方应力试验——内外侧副韧带;②抽屉试验——前后交叉韧带;③Lachman(拉赫曼)试验----屈膝30°前抽屉;④轴移试验——膝关节稳定性。
39.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最常见;脊髓型——最严重;交感神经型——症状最多;椎动脉型——最突然(眩晕)
40.神经损伤:①正中——不能屈——对掌不能;②桡——不能伸——垂腕;③尺——不能内收与外展——夹纸试验、“爪形手”、Froment征;④坐骨——足下垂、跨越步态; ⑤腓总——“内翻下垂足”。
41.骨盆骨折主要体征①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②肢体长度不对称;③会阴部的瘀斑是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④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类型及骨折块移位情况。条件允许,应常规做CT检查。
42.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首选:X线检查;确诊:CT检查;脊髓、神经损伤:首选MRI。
43.去氨加压素是目前最理想的控制中枢性尿崩症状、减少尿量的药物。
44.甲亢的辅助检查:血清FT3、FT4增高,TSH减低。TSH是筛查甲亢的第一线指标,是最敏感的指标。
45.甲亢的治疗:
甲硫氧嘧啶(MTU)、丙硫氧嘧啶(PTU—妊娠合并甲亢的首选药物),适应证:年龄轻、症状体征轻、肿大轻(Ⅰ度肿大)、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准备。
核素131I治疗:适用于甲状腺中度以下大小的Graves病,白细胞低、难以长期药物治疗者、药物或手术治疗复发者、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有心脏病等不宜手术又需要根除甲亢者、中等或小的自主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等。甲状腺过大的也可分次治疗。孕妇、甲状腺不摄131I者不宜采用,青少年慎用。
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亢仍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疗法,能使95%的患者获得痊愈。
46.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满月脸,水牛背,宽大紫纹,糖皮质激素增多。库欣病临床表现:满月脸,水牛背,宽大紫纹,垂体占位。
47.库欣综合征: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定性诊断;
库欣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定位诊断。
确定是否为库欣综合征:依据有库欣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水平增高和昼夜节律消失;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排出量增高;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或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时增高的尿或血皮质醇水平不被抑制是库欣综合征必需的确诊试验。
4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高血压、低血钾症状群是本病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
49.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皮质醇和醛固酮缺乏导致代谢紊乱,出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低钠血症、低血压、高钾血症、低血糖、抗感染能力弱、明显乏力等症状。
5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6.1mmol/l(110mg/dl)为正常,6.1~<7.0mmol/L(110~<126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7.0mmol/L(126mg/d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2)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PG):2hPPG<7.8mmol/L(140mg/dl)为正常,7.8~<11.1mmol/L(140~<200mg/dl)为IGT,≥11.1mmol/L(200mg/d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FPG≥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hPPG≥11.1mmol/L(200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不主张做第三次OGTT。
51.2型糖尿病在单纯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高时,可加用口服降糖药。目前常用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等。
双胍类药物有降低体重的趋势;磺脲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一定数量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组织;格列奈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降低餐后血糖;α-葡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适用于餐后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胰岛素增敏剂,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
52.酸碱失衡的判断
①代偿失代偿 由pH判定。
②呼吸性因素(呼酸呼碱)由PaCO2判定。
③代谢性因素:HCO3﹣、BE。
酸碱平衡失调
第1步:先看血PH值=7.35~7.45。
如果pH在7.35~7.45,代偿期。
如果pH<7.35,失代偿,酸中毒;如果pH﹥7.35,失代偿,碱中毒。
第2步:主要看二氧化碳分压。
PaCO2<35mmHg:呼吸性碱中毒;
PaCO2﹥45mmHg:呼吸性酸中毒。
第3步:要想知道是代谢性碱中毒,还是代谢性酸中毒;有好几个指标:BE值、HCO3-。
BE<-3:酸中毒;BE>+3:碱中毒;
HCO3-<21mmo/l:酸中毒;HCO3->27mmo/l:碱中毒。
53.Killip——急性心梗的分级
Ⅰ级:尚无明显的心力衰竭;
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1/2肺野;
Ⅲ级:肺部有啰音,且啰音的范围>1/2肺;
Ⅳ级:心源性休克,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54.纽约——除急性心梗以外的任何心脏病。
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的一般活动(或家务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55.全心衰:左心衰后右心衰→右心排血少→肺动脉血少→肺淤血少→呼吸困难 减轻。
56.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改善症状的药物: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改善预后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等。
57.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只有室颤用非同步。
58.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传导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传至心室,但PR间期>0.20秒
二度Ⅰ型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二度Ⅱ型传导阻滞:PR间期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
三度传导阻滞:房室各自独立,P波与QRS波无关,心房率>心室率,QRS正常或增宽
59.高血压分级:
60.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61.心绞痛急性发作首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变异型心绞痛常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62.心梗疼痛时间长(持续30分钟~数小时),濒死感、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发病后12小时,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rt-PA。
6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64.肥厚性心肌病的杂音:
杂音减轻---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左室容量增加:β受体阻滞剂、下蹲位、举腿;
杂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左室容量减少:硝酸甘油、Valsalva动作、洋地黄。
6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吸烟、寒冷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通常始于中小动脉,然后累及静脉。多见于吸烟嗜好的青壮年男性,有游走性静脉炎病史;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66.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患肢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大隐或小隐静脉高危结扎及曲张静脉剥脱术(适于Perthes试验阴性,阳性者禁忌)。
67.尿三杯试验可以帮助判断是否为全程血尿。初段血尿提示前尿道病变,终末血尿提示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损伤,全程血尿提示膀胱或其以上部位损伤。
68.蛋白尿原因:
(1)肾小球性蛋白尿——内皮细胞间隙增宽——中+大分子量
(2)肾小管性蛋白尿——小分子量(β2-MG)
(3)溢出性蛋白尿——尿蛋白>1g/d,小分子量(本周蛋白)
(4)分泌性及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及泌尿道本身结构的蛋白质或其分泌排泄的蛋白质混入尿中所致。
69.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70.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进行性少尿、肌酐明显升高。
71.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3个月。
72.肾病综合征:①尿蛋白定量超过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
73.IgA肾病:上感后一周内出现血尿。
74.急性肾盂肾炎: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肾区叩击痛+白细胞管型,检查清洁中段尿培养。2周疗法,首选喹诺酮。
75.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时间≥6个月)+肾盂变形,检查用肾盂静脉造影。
76.急性膀胱炎: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目前推荐3日疗法,首选喹诺酮。
77.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典型症状之一。
78.肾结核最有意义的检查:尿结核杆菌培养。
79.肾结核治疗:
(1)保守治疗:首先采取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首选HRZ。
(2)手术治疗:
1)保留肾组织的肾结核手术
①局限于肾实质表面闭合性的结核性脓肿,与肾集合系统不相通——结核病灶清除术。
②与肾盂相通,但病灶局限在病肾一极——肾部分切除术。
2)肾切除术
①肾结核破坏严重,而对侧肾正常——切除患肾。
②双侧肾结核一侧广泛破坏呈“无功能”状态,另一侧病变较轻——择期切除严重侧。
③肾结核对侧肾积水
积水肾代偿尚好者——切除无功能肾,以后再解除引起对侧肾积水的梗阻病因;
积水肾功能代偿不良——先引流肾积水,保护肾功能,再切除无功能的患肾。
3)肾造瘘术:
适用于——晚期肾结核,膀胱挛缩合并对侧肾重度积水且有尿毒症,不能接受结核肾切除者。先做积水侧肾造瘘,待肾功能有所恢复,病情缓解后再做结核肾切除术。
80.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1)药物排石及溶石治疗 结石<0.6cm,光滑,无梗阻及感染、纯尿酸结石或胱氨酸结石,应试行药物排石及溶石治疗。
(2)体外冲击波治疗(ESWL)适用于肾、输尿管上段≤2cm的结石。
(3)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PCNL)适用于≥2cm的肾盂结石,部分肾盏结石及鹿角形结石。
(4)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URL)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平片不显影结石、因肥胖、结石硬、停留时间长和经ESWL治疗后并发“石街”等患者。
(5)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 适用于输尿管结石>2cm;或经ESWL、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失败者。
(6)开放手术 根据结石部位、大小、复杂程度、患肾功能等可选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盂或肾窦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
(7)双侧输尿管结石: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条件允许可同时取出双侧结石。
一侧肾结石并对侧输尿管结石,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双侧肾结石:应先处理易于取出结石且安全的一侧。若肾功能极差,梗阻严重、全身情况差,应先行肾造瘘引流尿液,改善和恢复肾功能,待情况好转后再处理结石。
81.肾癌典型三大症状:血尿、疼痛、肿块。
82.膀胱癌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83.前/后尿道损伤
85.肾衰透析指征:①急性肺水肿;
②无尿2天,或少尿4天;
③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
④酸中毒:pH<7.25,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
⑤血尿素氮≥21.4mmol/L,或每日升高≥8.9mmol/L;
⑥血肌酐≥442μmol/L,或每日升高≥176.8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