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冲刺重要考点集结
1.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 特点 | 种类 |
非细胞型微生物 | 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类型RNA或DNA,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 病毒、阮粒 |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双链DNA和RNA组成,无完整的核膜、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 |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繁殖 | 真菌 |
2.细胞壁主要组分为肽聚糖,功能是维持菌体外形,维持渗透压,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细菌和立克次氏体的细胞壁中含肽聚糖。
3.细胞膜功能:渗透和运输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合成(肽聚糖、鞭毛、荚膜等);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细胞呼吸)。
4.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5.青霉素类抗生素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发挥抗菌作用;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抑制四肽侧链的连接;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
6.芽孢抵抗力强,耐高温。为休眠状态,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通常以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7.荚膜具有黏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8.鞭毛是运动器,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9.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10.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代谢产物 | 意义 |
热原质 | 引起人体发热,为细胞壁的脂多糖 |
毒素 | 内毒素 | G-菌的脂多糖 |
外毒素 | G+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
侵袭性酶 | 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如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 |
色素 | 对细菌的鉴别有帮助,如铜绿假单胞菌呈绿色 |
抗生素 | 用于临床治疗药物 |
细菌素 | 杀伤近缘细菌,用于细菌分型★★ |
维生素 | 大肠埃希菌能合成Vit B和Vit K等 |
11.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包括芽胞。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12.噬菌体特异性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1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鉴别
| 外毒素 | 内毒素 |
来源 | G+菌与部分G- | G-菌 |
存在部位 | 分泌到菌外, 少数是崩解释出 | 细胞壁组分,菌体裂解后释出 |
化学成分 | 蛋白质 | 脂多糖 |
稳定性 | 60~80℃,30分钟 | 160℃,2~4小时 |
毒性作用 |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 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
抗原性 |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脱毒形成类毒素 | 弱,不能形成类毒素 |
14.感染常见概念
| 概念 | 举例 |
菌血症 |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并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达到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 伤寒第一次菌血症 |
败血症 | 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症状,如高热、皮肤和黏膜瘀斑、肝脾肿大等 | 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败血症 |
脓毒血症 | 是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转移性肝脓肿、皮下脓肿 |
毒血症 | 致病菌局部繁殖,不入血,但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 白喉 |
内毒素血症 | G-菌侵入血液,大量繁殖,释放大量内毒素 | 也可由病灶内G-菌死亡导致 |
15.葡萄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状菌,呈葡萄状排列,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胞。
16.支原体为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二分裂繁殖,多形态性。
17.肺炎支原体引发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经空气飞沫传播。
18.解脲脲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不孕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死胎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
19.几种立克次体
病原性立克次体 | 所致疾病 | 传播途径 |
普氏立克次体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人→人虱→人 |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地方性斑疹伤寒 | 鼠←→鼠蚤→人 |
恙虫病东方体 | 恙虫病 | 鼠←→恙螨幼虫→人 |
20.鹦鹉热为人禽共患病。
21.螺旋体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
22.甲流病毒致病力强,易变异。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