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
1.贫血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竭引起的贫血。
2)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
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巨幼细胞贫血。
铁缺乏或失利用: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病性贫血(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1)内源性(红细胞自身异常)
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获得性血细胞膜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遗传性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遗传性珠蛋白合成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红细胞外部异常)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2.贫血诊断步骤:(1)确立贫血的诊断。(2)明确贫血的类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类、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性贫血或增生减低性贫血)分类以及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3)病因学诊断:最为关键。
3.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4.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头晕、乏力及心悸等;缺铁的原发病表现;口炎、舌炎、缺铁性吞咽困难、异食癖、反甲、匙状指等组织缺铁表现。
5.缺铁贫:骨髓象和骨髓铁染色降低--最可靠。骨髓象以红系为主,“核老浆幼”。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备铁的指标—最敏感。
6.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再服药4~6个月(补充贮备铁)。
7.缺铁贫Hb下降比RBC明显,巨幼贫RBC下降比Hb明显。
8.巨幼细胞贫血表现:贫血表现、食欲缺乏;口角炎、舌炎、“镜面舌”或“牛肉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征阳性。
9.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核幼浆老”;叶酸、维生素B12测定减低。
10.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口服叶酸、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汇总: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科目高频考点速记55条
查看更多: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生须知:笔试各科目分值占比及考点速记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