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幕切迹疝,也称为颞叶疝或海马沟回疝,是神经外科的一种紧急情况。它是指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组织移位,特别是大脑的颞叶通过小脑幕(大脑与小脑之间的分隔膜)下方的小孔向后下方向移位。这种病状最常见于一侧额叶或颞叶占位性病变时,因为这些部位的肿瘤、血肿等占位性病变可引起局部颅内压增高,进而压迫周围结构,导致脑组织通过小脑幕切迹向下疝出。
具体来说,小脑幕切迹疝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1. 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大脑半球前部或中部的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
2. 脑血管意外:比如
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这些情况会导致局部颅内压急剧升高。
3. 外伤性损伤: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后可能形成硬膜下血肿或者脑挫裂伤,造成局部压力增高。
4.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脓肿等也可能引起相应区域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从而引发小脑幕切迹疝。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症状(如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以减轻颅内压,并采取手术治疗移除占位性病变。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