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 是采集患者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遗传分析以及病原生物检查,适用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一、穿刺点介绍
骨髓穿刺术常用穿刺点有:
1.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方1~2cm的髂嵴上,此处骨面平坦,利于穿刺针固定;
2.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易于穿刺,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穿刺点。
3.胸骨穿刺点:位于前正中线第1~2肋间水平。胸骨骨质较薄,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此处穿刺应注意防止穿透胸骨。
4.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第3或第4腰椎棘突,此处已很少用于穿刺,仅作了解即可。
二、物品准备
骨髓穿刺必备的物品有:骨髓穿刺针、5ml和20ml注射器、镊子、载玻片、胶布、弯盘;医用碘伏、无菌手套、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医用纱布、医用棉球等。
三、穿刺针介绍
骨髓穿刺针的结构分为针头、针体和针芯三个部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针体部有一个固定器可以向下旋转,当固定器下移后,前方针头长度缩短,以此用来调节进针深度;一般情况下胸骨穿刺针长度应调整为1cm,髂骨穿刺时则调整为1.5cm。
四、操作演示——骨髓穿刺术:以髂后上棘穿刺点为例。
操作演示:以髂后上棘穿刺点为例。
1.患者,您好,根据您的病情,需要给您做一个骨髓穿刺术,有什么不舒服及时跟我说。请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个字。
2.病人左侧卧位,上腿屈曲,下腿伸直。暴露穿刺部位。
3.术者位于患者右侧,戴帽子、口罩、洗手。
4.首先确定穿刺部位。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穿刺点。标记穿刺点。
5.用棉签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消毒,消毒范围为直径15cm的区域,一共消毒三遍。打开骨髓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6.取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于皮肤穿刺点斜行进针,在皮下打一小皮丘,然后垂直进针,边进针边回抽,逐步麻醉至骨膜,然后拔出注射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
7.检查骨穿针,(拔出针芯,再次穿入,看是否通畅),然后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1.5cm。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缓慢进针,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8.拔出针芯,放在弯盘内,接20ml无菌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将抽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嘱助手迅速涂片数张备用。
9.再抽取适量骨髓液送检。
10.抽吸完毕,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消毒,随即将纱布盖住针孔,并按压1~2分钟,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撤洞巾,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收拾物品,整理衣物。
五、注意事项
1.穿刺前需要明确患者无出血倾向,应做凝血试验,对于血友病患者应禁止骨髓穿刺。
2.穿刺过程中,力度不要过大,不要左右摆动穿刺针,以防止折断在骨内。
3.若穿刺时感到骨质坚硬,不要强行穿刺,应做X线检查,以排除大理石骨病。
4.胸骨穿刺时,进针深度为1.0cm,髂骨穿刺时,进针深度为1.5cm。
5.抽取骨髓和推片时动作要迅速,以免凝固后不易推片。
6.回抽注射器,若未能抽出骨髓液,应重新插入针芯,稍加旋转针体或钻入少许后,再行抽吸。若仍抽不出骨髓液,应考虑更换部位穿刺。
六、考官提问
1.骨髓穿刺常见部位有哪些?
答:共有四处穿刺点,分别是: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和胸骨。
2.做骨髓穿刺检查是否需要同时做外周血涂片检查?为什么?
答:需要做外周血涂片检查,目的是用于对照检查。
3.骨髓穿刺前,是否需要做凝血试验?为什么?
答:需要做凝血试验,目的是排除病人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4.做骨髓涂片和骨髓培养时应分别抽取多少毫升骨髓液?
答:骨髓涂片一般抽取0.1~0.2ml;若做骨髓培养则需要抽取1~2ml骨髓液。
七、职业素质
1.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操作时注意无
菌观念,动作轻柔规范,体现爱伤意识,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2.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适应证】
1.各种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观察。
2.多种血液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禁忌证】
血友病。
【医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