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高频考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症状,后出现心悸、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2)体格检查: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第一心音减弱,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心力衰竭体征。重症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2.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合并ST-T改变,出现病理Q波的,需与心肌梗死相鉴别。
(2)胸部X线:心影正常或扩大。
(3)超声心动图:左室壁节段性或弥漫性运动减弱。
(4)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I或cTnT升高,ESR及CRP升高。病毒学检查可提供病毒感染的证据,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1:320以上,仅对病因有提示作用,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确诊有赖于直接从心内膜、心肌组织、心包或心包积液中检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5)心肌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进阶攻略】
该知识点每年必考1分,掌握两大特点:
(1)心动过速与发热不匹配(不平行):体温每升高1度,脉搏增加10次左右,为平行,反之不平行;
(2)心肌损伤指标:cTnI或cTnT、CK-MB增高;此指标与AMI相同,但心肌炎多见于20-30岁,AMI多≥50岁,以此可有助鉴别。
【易错易混辨析】
年轻人+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肌炎
中老年人+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梗
相关推荐:
【晒分有奖】2020年晒出你的医考成绩赢千元大礼!
【优惠活动】助力新考期2021医师好课9折购,折上再用券>>
【有奖征文】谈谈你的医考之路,赢取超值礼品>>

以上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高频考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