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助理【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资料“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相关内容,相信准备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帮助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注意:新增一种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因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由原来共计38种,变更为39种。
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病原体作用
1.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受凉、劳累、药物、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病原体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出现以下不同结局。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机能清除。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浸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4)病原携带者: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按其发生于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之后,分别称为健康或恢复期携带者。如携带病原体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携带者。由于携带者持续排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引起人们注意,成为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识别。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1)侵袭力;
(2)毒力;
(3)数量;
(4)病原体变异。
编辑推荐:
【网络课程】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充电考证好帮手 特色畅学班预售啦!
【报考指导】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报考问题解答!提前学习 有备无患!
【试题精讲】精华版!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模拟题仿真练习涉及到的考点汇总
【面授课程】2020年医师面授旗舰班强势出炉 大咖齐聚 助力医考
以上关于“临床助理【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资料“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