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是201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病理学大纲涉及到的考点,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淤血

点击查看汤以恒老师关于这部分的免费视频讲解>

1.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血或静脉性充血——被动过程。

2.淤血的原因

(1)静脉受压。

(2)静脉腔阻塞:血栓或瘤栓形成。

(3)心力衰竭: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

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肝、肾和下肢等器官淤血)。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

右——体循环淤血(肝、肾和下肢淤血)。

3.淤血的病理变化

(1)静脉回流受阻——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

(2)淤血脏器呈暗红色;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淤血性水肿,甚至淤血性出血。

4.举例——重要!

(1)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

1)急性肺淤血。

2)慢性肺淤血:见大量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长期可致肺脏褐色硬化。

(2)肝淤血——右心衰竭引起。

1)急性肝淤血:

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坏死;

周围——肝细胞脂肪变性。

2)慢性肝淤血:

肝小叶中央严重淤血——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黄色,致使肝脏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槟榔肝。

长期慢性肝淤血——肝脏淤血性硬化。

5.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

(2)脏器萎缩、变性和坏死。

(3)长期慢性淤血——脏器硬化。

上文关于“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