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内科考点:急性心肌梗死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内科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相信是考生们关注的事情,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1)缺血样胸痛:①胸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②发作诱因多不明显,多发生于清晨;③胸痛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呈压榨样闷痛;④胸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持续30分钟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⑤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上腹部,注意与急腹症鉴别。

(2)心律失常:①多数患者可在24小时内出现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最多见;②室颤是心梗早期最主要的死因。

(3)低血压和休克:①休克主要是心源性,心肌广泛坏死(>40%)导致心排量骤降所致;②临床表现:烦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神志迟钝、晕厥;③低血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右心梗所致有效血容量不足有关。

(4)心力衰竭:①常见于急性左心衰;②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绀等;③右心室心梗者早期即可出现右心衰表现伴血压下降。

(5)胃肠道症状:心搏出量减少及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胃肠道灌注不足,可引起频繁恶心、呕吐、上腹胀痛、胀气等表现,重者可出现呃逆。

(6)全身症状:因心肌坏死物质被吸收后可出现发热表现,通常在心梗发生后的24~48小时出现,一般在38℃左右,可持续一周。

2.体征 主要表现有:①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②奔马律:可出现房性奔马律(S4奔马律),少数可出现室性奔马律(S3奔马律);③心包摩擦音: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④心尖部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提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⑤心尖部闻及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提示二尖瓣脱垂;⑥心尖部闻及短促、高调的鸟鸣样杂音即“海鸥鸣”,提示腱索/乳头肌断裂;⑦胸骨左缘第3~4肋间新出现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

【敲黑板】

①心梗胸痛特点:剧烈,时间长,无法缓解;②右室心梗容易血压低,下壁心梗容易心率慢;③前降支更容易堵塞,发生前壁前间壁心梗几率最大,对心功能影响最大;④下壁心梗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

二、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正常情况下由于二尖瓣乳头肌和肌腱的牵拉作用,二尖瓣瓣叶能够维持在正常的功能位。发生心梗后,冠脉供血不足导致二尖瓣缺血、坏死,造成二尖瓣乳头肌脱垂并关闭不全。主要特点是:心尖部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腱索/乳头肌断裂时可闻及短促、高调的鸟鸣样音称为“海鸥鸣”。

2.心脏破裂 少见,心梗后第5~10天是高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偶为心室间隔破裂。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患者能存活数月。

3.室壁膨胀瘤 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前壁、心尖部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5%~20%,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X线、超声心动图等可见局部心缘突出,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

4.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是指在心肌梗死后的数周至数月内继发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等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对坏死物质过敏有关,主要表现为:发热、胸膜性胸痛、WBC计数升高、血沉增快等症状。

5.室间隔穿孔 听诊在胸骨左缘下段闻及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6.心源性休克 指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的外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且补液治疗无效。

【经典例题1】男性,58岁。6个月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持续抬高3mm,近3个月偶于快跑时出现胸闷,持续1小时。体检: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搏动弥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梗死后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心包炎

D.心室膨胀瘤

E.变异型心绞痛

[参考答案]1.D

【敲黑板】

心梗并发症重点强调: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①最常见并发症;②出现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表现为心尖部收缩期喀喇音或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左心衰加重。

2.心脏破裂 左室游离壁最多见。

3.室间隔穿孔 心前区(胸骨左缘3~4肋间)出现收缩期杂音+心衰加重。

4.心室壁瘤 大弱抬。大(左侧心界扩大),弱(心尖搏动范围弥散,心音减弱),抬(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

5.心梗后综合征 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发热+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增快。

三、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

1.心电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典型心电图表现:①T波改变:可为最早出现的心电改变。在早期心内膜下肌层缺血时,相应导联出现高而直立的T波,如发生在心外膜下肌层则表现为T波倒置;②ST段弓背向上抬高:面向心肌损伤区的导联或≥2个相邻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③病理性Q波:为心肌坏死的表现,出现宽而深大的Q波;④可合并各型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还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房扑/房颤、窦速/窦缓等。

(2)定位和范围

2.辅助检查

(1)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

1)肌红蛋白: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起病2小时内升高(最早),12小时达高峰,24~48小时恢复正常(最早恢复)。

2)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是更具有心脏特异性的标记物,心肌梗死后3~6小时内血cTnI、cTnT水平开始升高,1~2天达高峰,cTnI可持续5~10天,cTnT可持续5~14天(持续时间最长)。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诊断的特异性较高,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九版内容),16~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4)肌酸激酶(CK):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日左右恢复正常。

(2)放射性核素检查(PET):是目前唯一能够评价心肌存活性的检查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简单理解为PET与CT的结合)用于评估室壁运动、室壁厚度和整体功能。

(3)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室壁瘤,检测心包积液及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

【经典例题2】

前壁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见于

A.V1、V2、V3

B.V3、V4、V5

C.V6、Ⅰ、aVL

D.V1~V4

E.V1~V6、Ⅰ、aVL

【经典例题3】

急性心肌梗死后最晚恢复正常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A.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B.肌钙蛋白

C.肌红蛋白

D.肌酸肌酶

E.肌酸肌酶同工酶

[参考答案]2.B;3.B

【敲黑板】

心肌酶小结

1.肌红蛋白MYO 最早出现,最早消失;cTnI/cTnT晚出现,晚消失。

2.肌钙蛋白I/T(cTnI/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特异。

3.反映心肌坏死指标 诊断心梗,鉴别心绞痛,判断心梗面积。

4.CK-MB酶峰前移 提示溶栓成功,血管再通。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经典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①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②符合心肌梗死演变过程的ECG动态变化;③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且符合心肌梗死演变规律。这三项中具备任意两项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是cTnI)升高超过诊断界值,同时满足以下任意一项也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①有缺血性胸痛症状发作;②心电图新出现明显ST段变化或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电图新出现Q波;④影像学检查发现新的心肌梗死证据或室壁运动障碍;⑤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

2.鉴别诊断

(1)心绞痛

(2)急性心包炎:胸痛部位可同样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性质也可呈压榨样,但急性心包炎多为锐痛,且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在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加重。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时可有心包摩擦音,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形成心包积液后将脏、壁两层心包分开,此时胸痛和心包摩擦音均可消失。心电图特点:除aVR外,其余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

(3)急性肺动脉栓塞:典型表现为肺梗死三联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常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另外由于肺动脉栓塞后,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负荷升高,会出现发绀、P2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表现。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为“SQT征”,即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q波及T波倒置,确诊可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

(4)主动脉夹层:起病后胸痛即达高峰,多位于前胸或胸背部,呈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且两上肢或上下肢血压值相差较大,左右脉搏常不对称。确诊主要依靠血管造影检查。

(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病年龄较轻,可有前驱病毒感染史,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不符合心肌梗死演变特点,UCG可助鉴别。

五、治疗及预防

治疗原则: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到达医院后30分溶栓或90分钟内介入治疗),恢复心肌血供,挽救濒死心肌,避免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防治并发症以及改善预后。

1.一般治疗 ①卧床休息;②鼻导管吸氧,必要时可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③清淡、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食物;④镇痛、镇静;⑤保持大便通畅。

2.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

【知识链接】

ADP受体拮抗剂

ADP即二磷酸腺苷,是三磷酸腺苷(ATP)水解一个磷酸根释放能量后的产物。ADP能够通过结合血小板的P2Y12受体来介导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最终导致血栓形成。P2Y12受体是ADP的靶受体。通过拮抗P2Y12,可抑制ADP活化血小板,具有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

3.抗凝治疗 通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用1周左右。

4.抗炎、稳定斑块治疗 大剂量阿伐他汀。

5.改善心肌重塑 没有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发生过左心功能不全、LVEF<40%者应及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肌重塑,保护心功能。

6.预防猝死 无禁忌证的患者都应尽早使用β受体拮抗剂,心功能不全尚未得到控制者禁用,有缓慢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病史者慎用。

7.防治并发症 常见有:①左心功能不全:利尿剂、扩血管药;②心源性休克:维持PWP 15~18mmHg,常用血管活性药多巴胺;③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8.再灌注治疗 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

(1)溶栓治疗: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溶解或缩小冠脉内的血栓,早期应用有利于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的生存率。溶栓时间窗是起病后的12小时内进行。如果预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开始时间将超过120分钟,则首选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①脑卒中:既往有过颅内出血性脑卒中、病因不明的脑卒中或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②中枢病变:已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颅内肿瘤或畸形者;③出血性疾病:近期(2~4周内)有明确的出血性疾病,如胃肠道出血等;④创伤:近期(2~4周内)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头部外伤史;⑤血管因素:主动脉夹层、24小时内曾做过穿刺检查或治疗,且穿刺部位不能压迫止血者(如胸膜腔穿刺、肝活检、腰穿等)。

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①6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②目前正在口服抗凝药;③有出血倾向,如妊娠、产后1周内、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等;④有较长时间(>10分钟)的心肺复苏;⑤入院时有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⑥其他:有严重肝病(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感染性心内膜炎(菌栓脱落造成感染和栓塞)。

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①冠脉造影提示血管再通(最准确);②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③2小时内ST段振幅回落>50%;④血清CK-MB峰值在发病后16小时内出现或cTnI峰值在发病后14小时内出现;⑤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栓药物的药理机制:纤维蛋白溶解药→激活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溶解血栓。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利用心导管技术将网状支架置入到冠脉狭窄或闭塞处,起到支撑血管、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

PCI要点:①起病12小时以内或起病已达12~24小时但症状未缓解,ST段未降至等电位线的患者均可实施PCI;②从就诊到指引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90分钟时,具有利益最大化;③发病超过24小时者不主张常规介入治疗,但是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仍可以考虑心功能支持下进行介入治疗。

9.右心室梗死治疗的特殊性 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收缩力↓→肺循环容量↓→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右心室充盈升高(血液淤积在右心和静脉系统中)→左室充盈不足→心排出量↓→血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补充有效血容量以外,对能够扩张静脉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应慎用,以免引起血压骤降。

【经典例题4】

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溶栓治疗的情况是指同时伴有

A.2周前曾行桡动脉穿刺

B.萎缩性胃炎1年

C.血压160/100mmHg

D.起病时间<12小时

E.主动脉夹层

[参考答案]4.E

六、长期处理

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尽量降低再次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

【敲黑板】

1.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介入治疗、冠脉搭桥。

2.溶栓治疗的最重要指征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抬高;发病<12h者。

3.溶栓禁忌证和出血相关的情况。

4.右室心梗慎用硝酸酯(易错点)。

推荐阅读:

2021年全国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25项内容具体指导

全新!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模考系统上线 经典习题随时练!

告别5.1假期综合征 这3大经验助你快速投入临床助理医师复习!

全国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备考正当时| 实践技能复习 这些干货速速码住!

以上是”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内科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预祝考生顺利通过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