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阻塞性肺气肿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概述

  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积增大,并伴有肺泡壁破坏。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1)不清、多因素、协同作用。

  (2)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过敏等,其中吸烟是已知的最重要的因素。

  2.发病机制

  (1)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气道阻塞、肺组织弹性减弱。

  (2)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肺气肿: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三)病理

  1.小叶中央型: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

  2.全小叶型: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3.混合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四)临床表现

  1.症状:进行性呼吸困难。

  2.体征:肺气肿体征

  视诊:桶状胸;

  触诊:双肺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过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

  (五)并发症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自发性气胸。

  3.慢性呼吸衰竭。

  (六)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残气量(RV)增加、肺总量(TLC)增加、残气量/肺总量的比值(RV/TLC)> 40%,对诊断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两肺野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心脏悬垂狭长。

  (2)胸部CT检查:高分辨CT确定分型(非常规检查)。

  3.动脉血气分析:Pa02下降,PaC02升高,pH降低。

  (七)诊断:综合分析

  1.基础病史。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残气量/肺总量的比值(RV/TLC)> 40%;胸部

  X线检查:肺气肿表现;血气分析:Pa02下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