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01 > 正文

尿崩症病因和发病机制

1. 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ADH合成和释放减少,造成尿液浓缩障碍,表现为多饮、多尿、大量低渗尿,血浆ADH水平降低,应用外源性ADH有效。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的因素有多种,约30%的病人为原发性尿崩症(原因不明或特发性),25%与脑部、垂体、下丘脑部位的肿瘤有关(包括良、恶性肿瘤),16%继发于脑部创伤,20%发生于颅部术后。

引起尿崩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常常是颅咽管瘤和松果体瘤;最常见的转移瘤是肺癌和乳腺癌。另外,组织细胞病,如嗜酸性肉芽肿、韩-雪-柯病、脑炎或脑膜炎,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脑室内出血均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罕见的遗传性中枢性尿崩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研究发现了几种ADH-神经垂体素基因突变。ADH和垂体后叶素有同一个基因编码。

2. 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与中枢性尿崩症相比,均有多尿、低渗尿的特点,但对外源性adh缺乏反应,血浆ADH水平正常或升高。

中枢性尿崩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引起ADH合成与分泌受损的部位和程度。视上核、室旁核内大细胞神经原消失90%以上时,才会出现尿崩症症状,因此,临床症状可轻重不等。其表现可为亚临床尿崩症、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和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各种类型的头颅外伤均可导致外伤后中枢性尿崩症: 急性期的尿崩症是由于对垂体后叶的直接损伤, 延迟性的尿崩症是由于垂体柄的离断(储存在垂体后叶的ADH可维持一段时间),外科手术导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天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天的间歇期后,尿崩症症状永久消失或转为慢性。

在ADH生成和释放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发病。通过比较正常饮水、水负荷、禁水情况下血浆和尿液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将中枢性尿崩症症归纳为四型:1型:禁水时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时,而尿渗透压很少升高 ,注射高渗盐水时没有ADH释放,这种类型确实存在ADH缺乏。2型:禁水时尿渗透压突然升高,但在注射高渗盐水时,没有渗透压阀值。这些病人缺乏渗透压感受机制,仅在严重脱水导致低血容量时才能够刺激ADH释放。3型:随着血浆渗透压上升,尿渗透压略有升高。这些病人ADH释放阀值升高,但仍有缓慢的ADH释放机制,或者说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降低。4型:血和尿渗透压曲线均移向正常的右侧,这种患者在血浆渗透压正常时即开始释放ADH,但释放量低于正常。2-4型患者对恶心、烟碱、乙酰胆碱、氯磺丙脲、安妥名有很好的抗利尿作用。提示ADH的合成和储存是存在的,仅在适当的刺激下才释放。在极少数情况下,2-4型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的高钠血症,而尿崩症却很轻微,甚至缺乏尿崩症的依据。

3. 原发性烦渴(1)多饮性肾性尿崩症

患有多饮性肾性尿崩症的患者体液渗透压对ADH释放的阈值是正常的,但是口渴的阈值低于ADH释放的阈值。这样由于低渗透压不能够足以刺激ADH的释放,所以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低渗透压尿。

(2)精神性多饮

精神性多饮常见于患有精神性或神经性疾病的患者。与多饮性尿崩症的患者不同,这些患者通常不伴有口渴阈值的改变。其多饮多尿的症状是由于同时患有身心疾病所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