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执业医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概述

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之外的疾病。

可无外伤史,好发于额顶部,与老年性脑萎缩的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

常见出血血管是桥静脉,多不伴颅骨骨折。

早期包膜较薄,如及时作血肿引流,受压脑叶易于复位而痊愈;久后,包膜可增厚、钙化或骨化。

2.临床表现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

血肿压迫所致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轻偏瘫、失语和局限性癫痫等。

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如智力障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

昏迷

3.诊断

易误诊,中老年人,不论有无头部外伤史,如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应想到本病可能。

CT扫描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少数也可呈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

MRI:T2呈高信号、T1高→低。

4.治疗

颅骨钻孔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引流失败或血肿机化者,可考虑开颅手术包膜和机化的结缔组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