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执业医师辅导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按照病因分

细菌性、病毒性、非典型病原体、真菌性、其他病原体。

2.按照患病环境分为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1)社区获得性肺炎: 即医院外感染的,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军团菌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 即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以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其中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等。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上升趋势。

3. 按照病变部位可以分

(1)大叶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多由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