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肾上腺腺癌详解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提问】请老师详细解释此病,谢谢老师!

【回答】答复:本题选B。

肾上腺腺癌:少见,约占1%。在组织学上很难与腺瘤区分,但通常癌较腺瘤大(直径>3cm),癌体内常示出血、坏死以及多形细胞,生长快,呈浸润性,易早期转移。CT和B超常见钙化。癌肿除分泌醛固酮外,也可同是分泌其他皮质类固醇如醛固酮的前体物、糖皮质类固醇或性激素等。

A.可发生低钾性碱中毒:分泌醛固酮

B.病程长,发展缓慢:错,癌生长快,呈浸润性,易早期转移。

C.血中ACTH常降低:分泌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ACTH分泌,故血中ACTH常降低

D.女性病人常有明显的男性化:分泌性激素。

E.不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因分泌糖皮质激素,故不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

【追问】请解释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应用.

【回答】答复:

根据给与地塞米松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分为4种方式,临床意义也各有不同。

(1)午夜1次法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对照日晨8时抽血测定皮质醇,当晚24时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肥胖者可增至1-1.5毫克),次日晨8时再采血测定皮质醇。结果分析:对照日皮质醇水平应在正常范围(8点,184.9-593.4纳摩尔/升)之内,服药后应降至82.8纳摩尔/升以下。

临床意义,是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如服药后>82.8纳摩尔/升,应进一步选择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5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

结果分析: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纳摩尔/24小时,血皮质醇应<82.8纳摩尔/升。

临床意义:如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不被抑制,提示存在皮质醇增多症。

(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2毫克,1次/6小时,共2天。留尿、查血方法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结果分析:服药后,血、尿皮质醇值降至对照值的50%以下为有反应。

临床意义:用于鉴别柯兴综合征的病因。在柯兴综合征病人,因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高皮质醇血症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再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有多大影响,血、尿皮质醇亦变化不大。而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垂体病变引起的柯兴病会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皮质醇分泌也相应减少,抑制率多能达到>50%。

(4)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1次/6小时,共5天。分别于服药前一天及服药第三、五天留24小时尿查17-酮类固醇。

结果分析:服药后尿17-酮类固醇与对照值比较,被抑制达50%以上为正常。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了解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是否正常。如基础尿17-酮类固醇高于正常,经地塞米松抑制后,可下降50%以上,提示升高的17-酮类固醇来源于肾上腺;如小于50%,提示可能来自性腺或其它部位。

【追问】内分泌病考试中一般会有多少题目出哦

【回答】答复:

您好!

内分泌系统性疾病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分数,具体占多少分数那要看出题的老师怎么出题了.希望您也要按考试大纲好好的复习.祝您学习愉快!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