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力较差,因此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为了让学生、老师和家长能了解学校常见病,以早期发现、积极预防,降低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我们对几种学校常见病做如下介绍:
一、 视力低下
视力低下包括近视跟弱视。
(一)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预防措施:(1)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日保证一小时以上课外活动;(2)重视读写卫生:阅读与书写时坐姿要端正,眼书距离保持在30~35cm左右;(3)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4)合理饮食,注意营养;(5)改善学习环境;(6)定期检查视力。
(二)弱视,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不良。弱视按程度可分:①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8~0.6;②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5~0.2;③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年龄越小,视力可塑性越强,弱视治疗效果越好。发现可疑患儿及早送医院进行视力、屈光和眼位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和治疗。
二、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沙眼免疫力很弱,可多次重复感染,病情严重,可损害视力,是致盲原因之一。防治措施:1、积极治疗现患者,预防传播;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3、定期查治学生,坚持按时点药。
三、龋齿
龋齿是人类历史上最常见的疾病,如不及时进行修复治疗,可引起牙龈炎、根尖炎、齿槽脓肿等各种并发病。具体防治措施:1、注意口腔卫生;2、限制糖类食品;3、定期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充填;4、药物防龋。
四、蛔虫病
蛔虫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尤以儿童时期感染率最高,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体防治措施:1、大力宣传预防蛔虫病知识;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3、注意环境卫生清洁;4、对粪检阳性者建议其用驱虫药物治疗。
五、脊柱弯曲异常
脊柱弯曲异常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姿势缺陷,与学习生活条件和体育活动有密切关系,它不仅影响体态,而且由于脊柱的弹性降低,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劳,使体力下降。我们针对脊柱侧弯的形成过程采取了预防和矫治措施。1、预防,对学生进行正确姿势教育,使他们自觉养成正确阅读书写姿势;避免书包太重、避免单肩负重;配备适宜的课桌椅及良好的照明条件;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肌肉力量发育。2、矫治措施,在全面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做矫正操。
六、单纯性肥胖
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因摄食量过多、“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和内分泌机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肥胖。防治措施:1、自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爱高糖、高脂、高热量、含糖饮料的不良习惯;2、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七、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指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预防措施:1、保证合理营养,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实现营养素的平衡摄入;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从小培养纠正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定时、定量进餐;3、以学校为单位,通过定期体检及早筛查和确诊营养不良,积极治疗肠道蠕虫感染和消化道疾病等。
八、贫血
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是指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防治措施:1、营养健康教育,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2、合理应用强化含铁食品;3、积极治疗贫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