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很混乱。细胞内外渗透压不是决定于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吗,那无论如何,细胞内外液不是最终不是都应该达到渗透压之间的平衡的吗,既然渗透压相等,互相平衡,又何来哪个脱水更多一说?求救阿。。
【回答】学员yx05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细胞内外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的,由于细胞膜是一个半透膜,只允许水分的自由通过,溶质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平时所说的高渗性失水是针对于细胞外液讲的,细胞外液缺水多于缺钠,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时水分会从细胞内渗透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内脱水;同理,低渗性失水也是一样的机理。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追问】抱歉,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我想问的是,1为什么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失水多于细胞外液。低渗性脱水时的情况呢。2而如果决定细胞内外水盐平衡的是晶体渗透压的话,那无论是高渗或低渗性脱水,那经过一轮水的转移和代谢后,最终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都会被调节到相等。也就是说含水的浓度是相等的。既然是相等的,那所谓的'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失水多于细胞外液'是该怎么理解。明明到了最后,失水程度都是一定的了。谢。
【回答】学员yx05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高渗性脱水是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
低渗性脱水是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
2.细胞中水的流动是要多种因素调节的,不是您想象的那样平衡的。
机体的代偿能力还达不到那种情况。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