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索引:
一、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二、中国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具体解答:
一、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概述】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慢性迁延而成。它是一种常见病。可单窦发病,也常见多窦受累。
【诊断要点】
1.脓涕、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并有急性鼻窦炎发作史。
2.头痛,头昏,易倦,记忆力减退。
3.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或有鼻息肉,可见脓性分泌物。
4.牙源性上颌窦炎者,可能于上列第2双尖牙或第1、2磨牙牙根处有病变。
5.影像学检查:可见窦腔黏膜增厚,密度增高,液平面、息肉或囊肿阴影。
【处理要点】
1.内科治疗
(1)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以收敛鼻腔,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
(2)伯克纳或雷诺考特喷雾以抗炎消肿。吉诺通口服可促进鼻腔纤毛功能。
(3)上颌窦穿刺,生理盐水冲洗,将上颌窦内脓汁冲洗出去,同时将抗菌药物注入窦内。
(4)置换法。
2.手术治疗
(1)传统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改良鼻窦根治术等。
(2)内镜鼻窦手术:解除鼻腔和鼻窦口的通气引流障碍,清除以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的病变,无需行广泛的鼻窦黏膜切除。
【健康指导】
及时积极地治疗急性鼻窦炎对防止迁延成慢性鼻窦炎尤为重要。因慢性鼻窦炎可引起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故临床应予重视。
二、中国慢性鼻窦炎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定义】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
【分型】
①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②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这是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分型模式,简便实用。
【诊断】
1.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2.检查
(1)鼻腔检查。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MRI对不同类型CRS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外周血、鼻腔分泌物和病理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计数。
诊断时依据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结果进行。鼻窦CT检查不能作为CRS诊断的唯一依据。儿童CRS诊断应以症状、鼻内镜检查为主,并严格掌握CT扫描指征。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本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和免疫抑制作用,是CRS药物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药物,主要包括全身(口服)和局部(鼻用)两种用药方式。
(1)鼻用糖皮质激素:临床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作为CRS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疗程不少于12周。
(2)口服糖皮质激素。
2.大环内酯类药物
临床推荐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不少于12周。
3.抗菌药物
针对CRS急性发作,轻症患者酌情使用抗菌药物。重症患者首选口服阿莫西林或头孢呋辛,疗程7~10d。
4.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
5.黏液溶解促排剂在CRS的综合治疗中,临床推荐黏液溶解促排剂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6.减充血剂持续性严重鼻塞和CRS急性发作时,患者可短期使用鼻腔局部减充血剂,疗程<7d。儿童应使用低浓度的鼻用减充血剂,并尽量做到短期、间断、按需用药。
【手术治疗】
1.适应症
①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
②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③原则上须经过不少于12周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满意;
④出现颅、眶等并发症。
2.手术方式
手术原则
①手术入路尽可能选择自然通道;
②功能性理念要贯穿于手术的整个过程,即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正常结构,核心是对黏膜的保护,减少鼻窦骨面的裸露;
③手术中尽可能使用咬切钳和吸切器,以减少对黏膜的撕扯。
按照手术进路可将术式分为从前向后进路(Messerklinger术式)和从后向前进路(Wigand术式)。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全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45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