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答疑周刊 > 正文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35期

问题索引:

一、【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二、【问题】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具体解答:

一、【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1.A型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35期

首剂效应:某些药物在开始应用时,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较强烈的反应。例如哌唑嗪等降压药首次应用治疗高血压可导致血压骤降。

停药综合征:或称撤药反应。由于药物较长期应用,致使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已经适应,而一旦停用该药,就会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主要的表现是症状反跳。例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停用后引起原发疾病的复发,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停用抗高血压药出现血压反跳以及心悸、出汗等症状。

药物依赖性:连续使用一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后,用药者为追求欣快感而要求定期连续地使用该药(精神依赖性),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戒段症状者称身体依赖性。例如反复口服阿片类和催眠镇静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和产生身体依赖性。

2.B型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例如注射青霉素或异种血清引发全身性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致死亡。

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例如:①有些人肝细胞内缺乏乙酰化酶的人群服用异烟肼药物后出现多发性神经炎;②有些人红细胞膜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有缺陷,服用某些药物如伯氨喹,容易出现溶血反应;③假胆碱酯酶缺乏者,用琥珀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

2.C型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致癌作用:化学药物诱发恶性肿瘤的作用。人类恶性肿瘤80%-85%为化学物质所致,有些药物长期服用后,可导致机体某些器官、组织及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这就是药物的致癌作用。致癌作用的出现往往有数年或数十年的潜伏期,且与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要确定与用药的因果关系往往需要进行大量、长期的监测。例如化学物质诱发恶性肿瘤。

致突变:指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损伤性变化。

致畸作用:指药物影响胚胎发育而形成畸胎的作用。例如反应停。

二、【问题】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一)药物因素

1.药理作用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如阿托品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常引起口干、心悸、尿潴留等副作用。如口服药中,脂溶性越强的药物就越容易在消化道内吸收,就更容易出现治疗效果,也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氯喹对黑色素的亲和力大,容易在含黑色素的眼组织内蓄积,引起视网膜变性。

2.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过程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常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抗焦虑药地西泮和催眠药水合氯醛合用可致过度抑制;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倾向;氨基糖苷类与强利尿剂合用导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合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3.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例如青霉素类分解产生青霉烯酸可导致过敏。

4.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添加剂。如增溶剂、赋形剂、抗氧剂、防腐剂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

5.药物杂质的影响药物生产过程中,有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伴随产物都完全分离出来,有时还需加入一些赋形剂等,有些不良反应正是这些物质所引起的。如胶囊染料会引起固定性药物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其中所含的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所引起的。

(二)机体因素

1.年龄①婴幼儿: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健全,药物代谢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②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药物代谢慢、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小儿及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药物敏感性高、药物分布、代谢和排泄快。

2.性别部分药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一般女性比男性多,如保泰松、氯霉

素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女性和男性比例为3:1,而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2:1。

3.遗传和种族①种族:动物种属间差异;②人类白色人种与有色人种间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药物代谢酶)。

4.生理状态孕妇用药时需注意避免使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考虑对乳儿的影响。

5.病理状态可影响药效学如患者靶器官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可影响药动学过程即:①药物的吸收影响因素包括胃肠疾患、药物相互作用、首过效应等;②药物的分布影响因素有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多少、药物与组织的结合等;③药物的代谢影响因素包括肝脏疾患、肝药酶诱导、肝药酶抑制等;④药物的排泄影响因素如肾脏疾患、药物相互作用等。

6.食物、营养状态现在许多食品、饮料中也有不少添加剂,有的甚至直接把一些药物加进饮料。在家畜、家禽的饲养中,有时为了促进生长、改变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等目的,也在饲料中加入己烯雌酚、抗生素、磺胺药等,肉类中残留的药物有时也能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

(三)给药方法

1.给药途径一般来讲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相对于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2.给药间隔和时辰给药间隔和给药时辰不当。如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

3.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间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静脉滴注途径给药未按规定时间使用。

4.配伍和给药速度药物配伍不当或给药速度不正确。

5.减药或停药激素、降压药突然停药发生的反跳现象。

(四)其他因素

1.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许多物理、化学因素不但能间接影响人的生理功能,或者直接危害人体,而且可以影响药物在人体的吸收、代谢和排出,影响药物代谢酶系统,或者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相互作用。

2.生活、饮食习惯①高脂饮食:脂溶性口服药物;②酒后:消化道血管扩张;③长期饮酒:肝功能损害。例如应用甲硝唑及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饮酒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35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