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手术室护理 > 正文

围手术期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围手术期术后切口感染护理

病因与病理:

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中 华 考 试 网

临床表现:

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处理措施:

在术后3~5日,当病人自述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计数增高时,应立即检查伤口。若出现红、肿、压痛或有波动感,即可证实已出现感染。在感染早期局部给予热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理疗或用抗生素局部封闭可使炎症吸收消失;如有脓肿形成,应拆除局部缝线、敞开切口、安放引流、定时更换敷料,争取二期愈合。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在于时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术操作认真仔细,防止手术残留死腔、出血及术后加强病人的营养护理,增强病人的抗感染能力和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