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1.临床表现
铁减少期(ID):此阶段体内储备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
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出现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以6月~2岁最多见,起病缓慢。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甲床,口唇,结膜)疲乏,头晕等。肝、脾轻度肿大。 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异食癖,口炎,舌炎。
(2)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
(3)心血管系统:心率快,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严重者出现心衰。
(4)容易感染,反甲。
2.诊断
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灵敏指标——血清铁蛋白降低;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
(2)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3)血清铁蛋白(SF)<12μg/L.
(4)红细胞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
(5)血清铁(SI)<10.7μmol/L(60μg/dl)。
(6)总铁结合力(TIBC)>62.7μmol/L(35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7)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铁粒幼细胞<15%.
(8)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3周后,Hb上升至少20g/L以上。
符合第(1)条和第(2)~(8)条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3.治疗
(1)原则:去处病因(根治关键),给予铁剂。
(2)铁剂治疗:以口服铁剂为主。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6~8周再停药。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则于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酶活性开始恢复,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好转。网织红细胞数于用药2~3天后开始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约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增加,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疗效满意,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后6~8周,以补充储存铁。
(3)输血:用于重度贫血,伴有感染,急需手术者。
以上内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师分阶段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