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分阶段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分阶段考试 > 第一阶段 > 正文

内科学考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依据

关于“内科学考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依据”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CT 出现脑基底部脑池、脑沟及外侧裂的高密度影。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在起病l2小时后呈特征性改变,为均匀血性,压力增高,离心后呈淡黄色。

3.脑血管造影 可明确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但急性期可能诱发再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还可发现脑血管痉挛、动静脉畸形、血管性肿瘤等。

4.其他 眼底检查可有视乳头水肿。经颅多普勒(TCD)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动态监测有积极意义。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免疫学等检查有助于寻找出血的其他原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诊断依据:①突发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出血,尤其是玻璃体膜下出血;②CT检查阳性,脑脊液均匀血性;③有条件可选择DSA、MRA、CTA等脑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因。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脑膜炎鉴别;与其他脑卒中的鉴别见前表。

要点五 治疗

1.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4~6周。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再出血和迟发性脑梗死。

2.降低颅压 对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因颅内血肿而病情加重者可采用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

3.止血剂 ①氨基己酸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持续7~10天后减量;②氨甲苯酸加人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2~3周。

4.防治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口服。

5.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病灶,防止再出血。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以上内容“内科学考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依据”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师分阶段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超值精品班-医师分阶段课程

新课升级

69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