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资格 > 焦点关注 > 正文

2019年宁波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3月12日,2019年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提能力等主要建设方针,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下步如何融入医共体、发展医共体、建设医共体,进行了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南芬、副主任章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去年12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视频会议,《宁波市全面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相继印发实施。目前,各区县(市)医共体建设方案已经全部印发实施。

根据文件要求,我市医共体建设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19年,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县域综合医改不断深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到2022年,一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二是所有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医共体成员单位普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能力,其中中心镇和服务人口较多、地域较广、规模较大的基层医疗机构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实现基层就诊率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

张南芬指出,随着医共体建设工作即将步入攻坚区、深水区,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厘清“破”与“立”,凝聚改革共识;要建立县域医疗卫生管理新体制、完善运行新机制、增强制度新优势、促进能力新提升,把握“知”与“行”,勇于改革实践;要强化市级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增强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聚焦“远”与“近”,强化改革担当。

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会议指出,各区县(市)要根据当地医疗资源地域分布、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统筹建设好1-3个医共体。市里已在着手积极推动市级医院、城市医务人员带着目标任务精准下沉,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形成“成分输血”叠加“重建造血”效应。各地要为社会办医发展留出空间,避免出现“挤出效应”,鼓励县域内社会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

推动县域数字医疗卫生新发展

要将深化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医共体建设相结合,统筹建设区域性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健康信息平台与医药、医保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实行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信息系统的集约化建设与统一运行维护,打通院前院中、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全过程服务环节,打造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医共体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立远程医共体资源共享中心,统一建立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六大中心,积极推进“检查诊断、区域互认”,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推进医疗健康数字化监管,建立实时、动态、连续、综合的监管服务平台和监管机制。开发应用医共体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质量、病种结构、药品、耗材使用和医疗费用的常态监管和动态分析,实现精准管理。

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能力新提升

大力推广实施医共体服务能力清单制,建立健全医共体建设的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包括制订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签约服务等基本作业清单;医共体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和县域向外转诊管理办法等。

牵头医院要做专。要通过“双下沉、两提升”、专科联盟、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加强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区域专病中心建设,精准精细地研究本地疾病谱,加强近三年外转率排名前5-10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大病少出县”。要担负起带基层、提能力、促健康的职责和任务,统一研究制定医共体学科(专科)建设、科研发展和人才培育等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推动城乡融合、乡村一体。每个县域医共体要按照省县级强院标准结合县域外转诊率较高的疾病谱实行错位发展,确定2个以上重点及主要专科集中力量稳步提升,加强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薄弱专科建设。依托结对市级医院的技术优势,加强县域胸痛、卒中、创伤、慢病、危重孕产妇、儿童救治等诊疗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成员单位要做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全面开展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年度内每个区县(市)建成具有辐射周边镇乡影响力的县级基层特色专科若干家,具有县域影响力的市级基层特色专科1-2家。通过存量盘活、增量倾斜,重点加强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康复、护理等住院能力建设,基层住院床位明显增加。落实牵头医院优质资源下沉,选派骨干到各成员单位开展诊疗和管理工作,长期派驻人员数量超过300名,确保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

村级网底要做稳。将规划内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打通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对应设未设的由医共体提供延伸服务,以解决当前我市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有限、村级医生队伍基础薄弱、人员匮乏的问题,要进一步优化村医队伍结构,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兜牢村级网底,实现农村居民“看病有人管、小病不出村”。

健康管理要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的制度性建设。要以提高感受度、提升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做精做细做实,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面向有需求的人群来提供服务,真正实现“日常健康有人管、遇到情况有人帮”。要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促进、妇幼健康服务、精神卫生等服务主动、有效的融入医共体建设,促进医共体更好落实公共卫生任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服务格局,打造县域“健康共同体”。

强化市级优质资源下沉

对牵头单位重点支持。与实施城市三级医院品质提升工程相同步,调整优化市级医院与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结对关系,通过医院全面托管、重点专科托管、专科对口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市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确保市级医院长期派驻的下沉人员数量超过150名。

对县域医共体整体支持。以区县(市)为单位,各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共选派100名以上的高年资卫技人员参与县域医共体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合作关系。鼓励市级医院以1+X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对各区县(市)开展医疗帮扶。下沉人员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派驻周期至少1年半以上。

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机制

畅通市县两级转诊通道。制定县域医共体诊疗服务清单,优先向县级龙头医院转诊。完善县域外转诊相关制度,畅通各市级医院双向转诊通道,加强门诊号源、大型设备检验检查资源向基层定向预约开放,逐步提高定向预约比例,优先向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倾斜,对符合指征的上转住院患者优先安排入院。

完善市县两级常用药物配备。加强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常用药物的相互匹配,制定县域统一的药品配备目录及时调整优化,探索医共体内“共享药房”建设,满足广大患者用药需求。通过联合带量采购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药瓶价格,减少群众药品费用支出。

来源:宁波卫健委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